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清朝那些事45《王致和臭豆腐的传说》,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宣武门外烂缦胡同的晨雾里,总飘着股若有若无的豆腥气。十二岁的王致和踮着脚往木桶里张望,白嫩手指在凝着水珠的桶沿划过,留下道歪歪扭扭的水痕。这是他第五次偷看父亲点卤,黄豆磨成的浆水在青盐卤片作用下,正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小兔崽子又捣乱!\"王老汉的烟袋锅子作势要敲过来,却在半空拐了个弯,轻轻落在儿子发顶。这孩子自打会走路就爱在作坊里打转,三岁能辨新陈豆,七岁通晓磨盘转速与出浆关系。此刻木桶里漂浮的豆花如同云絮舒展,少年眼睛亮得惊人:\"爹,今儿这锅该用松木桶盛。\"
王老汉怔了怔。往常都用柏木桶凝固的豆腐,今日因着秋雨连绵换了新卤,倒真该配松木的清香。他望着儿子蹲在檐下摆弄青石磨的身影,忽然想起这孩子出生时,接生婆说婴孩掌心纹路像极了豆腐的网格纹。
腊月里第一场雪落时,王致和捧出了他的\"琥珀豆腐\"。方寸大小的豆腐块在桐油灯下泛着蜜色光泽,竟是将豆浆与桂花蜜同煮后点卤而成。胡同口卖糖画的李瘸子咂着嘴说:\"这甜豆腐配我熬的麦芽糖,怕是宫里娘娘都馋呢。
春闱放榜那日,王致和蹲在贡院墙根下数蚂蚁。墨汁未干的榜单在风里哗哗作响,第三十七次确认没有自己名字后,他摸出怀里冷硬的豆渣饼咬了一口。这饼子本该喂驴的,此刻嚼在嘴里却比黄连还苦。
\"王兄何苦执着功名?\"同窗张秀才摇着折扇过来,绢面上\"淡泊明志\"四个字刺得人眼疼,\"听说令尊的豆腐铺子...\"
\"张家昨日退了婚约。\"父亲的话突然在耳边炸响。未婚妻家使来的婆子说话倒是客气,只说姑娘突发急症不宜婚配,可那闪烁的眼神分明写着\"豆腐郎配不上秀才女\"。王致和把最后一口豆渣饼捏得粉碎,碎屑从指缝簌簌落下,混进满地落花里。
回到作坊已是三更天。月光透过格窗落在青石磨盘上,像撒了层霜糖。王致和机械地往磨眼里添豆子,黄澄澄的豆粒顺着沟槽滚落,在磨齿间发出细碎的呻吟。忽然一阵穿堂风掠过,油灯噗地灭了。黑暗中,他摸到木架上整排陶瓮,冰凉的釉面贴着掌心,恍惚间像是摸到了某位考官冰冷的脸。
霜降那天特别冷,屋檐下的冰溜子长得能当枪使。王致和把最后两板豆腐码进松木箱,突然想起西屋还有半缸没卖完的腌豆腐。推开门那刻,酸腐气扑面而来,缸口白毛长得能絮棉袄。他抄起长柄木勺要去舀,忽然发现霉斑深处透出种奇异的金红色。
\"这味儿能把城隍庙的判官熏醒。\"对门棺材铺的赵掌柜捏着鼻子喊,\"王二你莫不是要改行制砒霜?\"街坊们嘻嘻哈哈看热闹,谁也没注意王致和盯着那缸腐乳的眼神,活像赌徒捡了骰子。
冬至夜雪下得紧,王致和蜷在灶台边就着余温取暖。装腐乳的陶罐在墙角幽幽冒着寒气,他鬼使神差地揭开封口。腐败气息里竟混着丝醇香,手指蘸了点酱汁送入口中,触电般的鲜味在舌尖炸开。油锅里捞出的腐乳块外焦里嫩,金黄油泡在表面欢快跳跃,咬破酥皮的瞬间,浓郁汁水裹着异香冲进喉咙。
次日清晨,烂缦胡同飘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赶早市的婆子们交头接耳:\"王二疯了吧?把粪坑炸了怎的?\"可当第一块臭豆腐递到卖炊饼的老孙头跟前,这个骂了三天街的倔老头竟吃得泪流满面:\"香!真他娘的香!
油锅里的腐乳块滋滋作响,王致和握着长竹筷的手在发抖。这已是第七锅试验品,前六锅要么焦黑如炭,要么软塌不成型。昨夜那口惊艳的滋味仿佛只是个幻觉,此刻萦绕在作坊里的,是混合着腐臭与焦糊的刺鼻气味。
\"王二!你个遭瘟的!\"绸缎庄陈掌柜的怒骂穿透门板,\"我家库房新到的杭绸全染上你这股子腌菜缸味儿!\"半块青砖砸在门框上,震得檐角冰溜子簌簌坠落。王致和望着满地碎冰,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天——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在冻疮溃烂的手背上掐出月牙印:\"咱王家豆腐,讲究的是个清白...\"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爆响,映得他眼底发红。陶缸里那些长满菌丝的腐乳,在摇曳火光中竟显出几分妖异的美。他抓起木勺狠狠舀起半勺霉豆腐,腐液顺着勺沿滴落,在泥地上蚀出星星点点的浅坑。
\"致和哥!\"脆生生的呼唤惊得他险些打翻油锅。扎着双丫髻的杏儿提着竹篮闪进来,鼻尖冻得通红却笑得眉眼弯弯:\"娘让我送些新磨的辣椒面。\"这姑娘是隔壁酒肆掌柜的独女,自小就跟在他身后捡豆子玩。
杏儿忽然抽了抽鼻子,目光落在滋滋冒泡的油锅上:\"好特别的香气!\"不等阻拦,她已捏起块炸得金黄的腐乳。王致和心脏几乎停跳——昨日老孙头吃得涕泪横流不假,可今晨李货郎尝了半块就吐得天昏地暗。
\"咔嚓\"一声脆响,杏儿眼睛倏地睁大。少女粉白的腮帮子鼓动着,忽然转身冲出门去。王致和手里的竹筷\"当啷\"落地,却听见院墙外传来欢快的叫嚷:\"爹!快拿咱家五年陈酿来配这个!\"
腊八节的炊烟升起时,烂缦胡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味觉战争。王记豆腐铺门前,三拨人吵得沸反盈天:以杏儿爹为首的酒客们举着陶碗叫嚣\"再来十碟\",卖脂粉的周寡妇带着女眷们掩鼻怒骂\"伤风败俗\",中间还夹着群看热闹的顽童,把\"王二臭豆腐\"编成顺口溜满街传唱。
王致和缩在柜台后研磨香料,石臼里躺着桂皮、八角与紫苏籽。这是他翻烂了父亲留下的《食珍秘录》琢磨出的配方——那夜杏儿蘸着辣椒面吃臭豆腐时,他忽然悟到:极致的臭味需要更炽烈的香辛来驯服。
\"让开让开!\"两个衙役分开人群,腰间铁尺撞得叮当响。领头的班头捏着鼻子踢翻条凳:\"有人告你炼制毒物!\"王致和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认得这班头,去年东市斩首的私盐贩子就是被这副铁尺敲碎了膝盖。
油锅突然剧烈翻腾,杏儿爹醉醺醺地挤过来,往衙役手里塞了个粗陶碟:\"官爷尝尝,这可是延年益寿的仙丹!\"班头狐疑地盯着黑黢黢的腐乳块,突然被身后师爷拽住衣袖:\"大人,这味道...像不像前日巡抚老爷宴席上的蓝纹乳腐?\"
元宵节的灯笼照亮街巷时,王致和正趴在雪地里找东西。那方刻着\"王家清白\"的豆腐印,是今早被暴怒的街坊扔出来的,此刻恐怕已冻在某个冰窟窿里。他扒开积雪的手指早已失去知觉,却忽然触到一团温热——竟是只瘸腿的流浪狗在啃食半块霉豆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