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岭北,女县令,青山漫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
两人你来我往,下面洪志几人不敢说话,麟庆帝脸上始终看不出喜怒。
待两人说的差不多了,陈显淡淡的说:“洪卿,说说看。”
洪志乃是麟庆元年陈显亲点的榜眼,可以说麟庆朝发生的大小事他都有参加,也是最了解麟庆帝脾气的其中一个。
这次事情的根本所在,太子根本没有意识到!成王更是只有针对太子之意。
想到这几年皇帝有意无意的引导太子,再细思这两年太子的处事,洪志只能叹气,皇帝这是要点拨太子呢!成王的心思怕是要落空了。
太子殿下从未体验过民生或者说太子是完美的太子,皇家的风范,礼仪,道德,帝王之术很拿手,但只是太子。
他无法理解这件事背后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做出决策,这也是皇帝最失望的地方!
想到这里洪志缓缓道:“盐,兽筋,生铁的大量购买不仅需要身份,大量的钱财更重要的还有关卡,若是到了一定数额,那牵扯的人必定不少,另外若证实与外族有关那我们要考虑的打还是让他们把东西都吐出来。”
说到这里洪志顿了顿,看了眼开始沉思的太子又接着道:“另外岭北道逃户多,土地兼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其它原因...太子可曾看过去岁关西道绥州上书?”
陈钧看了自家父皇一眼,拱手道“请洪大人赐教。”
洪志道:“文书说其县城原本三千一百多户天灾过后只余半数,朝廷规定分田税不变,那么分摊在这些户籍的摊税就成倍增加,无法承担的百姓选择做逃户,那些逃户迁到富乡,富乡的户口增添,所开垦的地便多了,那这一乡的规定税额分摊下来就轻了,于是穷的地方越来越穷,富的地方越来越富,而当富乡的户口基数到了顶数,土地分无可分的时候,这里就会发生闹事。”
陈钧静静的思考着洪志的话,连成王也沉默了下来。
陈显突然道:“太子,听明白了吗?”
陈钧连忙道:“儿臣听明白了。”
“平日里你喜欢端着礼着朕不管你,但是你要明白你的身份,不懂就去向懂的人请教这丢不了你太子的脸。”
“儿臣知错。”
“嗯”陈显看他态度良好面上柔和了不少,而一旁的陈匡终于明白了父皇的想法,一颗心跌入了谷底。
陈显又道:“于爱卿,常爱卿你们说说这次的事情该怎么解决。”
于耀辉拱手道:“魏郡公毕竟是熹宗亲子,如今归于尘土,朝廷理应彰显气度,尽快调查出真正的主谋,另岭北之地既然田户有错,当顺势改正。”
“何人前往合适?”
一直在旁的杨威道:“臣以为派左司郎王芩大人去即可。”
常进道:“杨大人此话差异,臣以为该由刑部司郑嘉大人前去。”
向来跟常进不对付的于耀辉拱手道:“臣以为杨大人所言有理。”
常进道:“岭北问题已久,许多事情需要快刀斩乱麻,王大人善治善能但年龄已大,怕是一时难以应付那些宵小之辈。”
于耀辉道:“郑大人虽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但此去主要是为了民生,正需要王大人这样德高望重之人总揽全局。”
两人对视一眼互相嫌弃,随后齐声向上拜道:“请陛下定夺。”
陈显庆斜坐在龙椅上,缓缓道:“太子,你觉得谁去比较合适?”
陈钧这次学精了不随意说自己想法,学着自家父皇,问道:“洪卿对我朝地理人文熟悉,岭北亦是有涉足,不知洪卿有何指教。”
洪志道:“岭北问题已久,此次还有邪教在旁煽风点火,百姓人心惶惶,臣以为以安抚为主。”
洪志好像说了又好像没有说,皮球又踢了回来,陈钧不禁有些急了,他也有合适的人选,只是不敢说出口。
其实平日里陈钧也是个处事果断的人,只是他真的怕他父皇!
下方于耀辉和常进见状又各自又推荐了人选,只是这两人一开口就有争吵,若非在麟庆面前怕是要动起手来。
他们俩没有什么大仇,顶多是政见不同,皇帝乐见其成,太子劝了多次后放弃,这么多年也就这样了。
争论许久后,于耀辉斜了一眼常进,凉凉道:“常大人怕是少说了一人,听说这人几天破命案,明察秋毫。用佛法辩胜一百零八僧,精通佛道两教,口才了得。更是让富商们心甘情愿交出兼并的良田,重新分配。百姓们称其为青天呢。”
那边太子陈钧立即来兴趣,问道:“不知于卿所说何人?”
常进下意识的皱起眉头,于耀辉这话不过在挖坑于他,偏偏太子没有听出来,只好拱手道:“太子殿下,于大人说的是下官的师弟,如今在同州一县为县令,所做所为不过本职,年前师弟曾于于大人之子有些矛盾,于大人怕是有些气不过,少年人总有些莽撞,让太子见笑了!”
陈钧明显失望了一下,这说来说去也没有说个确定的人来,心里不禁有些着急。
就在陈钧一筹莫展的时候,陈显突然道“孟谷?”
于耀辉和常进一惊,他们这样的争吵不在少数皇帝基本不会管,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调侃两人几句,刚刚就一句挤兑话,皇帝却能直呼其名,发生了什么?
不管殿里几人的心思流转,陈显闭上眼睛,淡淡道:“拟旨:查岭北一道,有包藏祸心者,勾结外族,欺压百姓,逆天犯顺,亵渎天威,其罪当诛。
再查魏郡公,虽治下不严,但罪不至此,如此结局朕深感痛心!特封魏郡公为魏亲王,以亲王礼葬。
另太子你自行斟酌派一钦差大臣去岭北,替朕送魏亲王后,代天巡按,岭北一众官员听其调令,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石山县县令孟谷既有大才,宣皇朝觐见。”
“太子,此次不仅是前去的人员还有物资你都要亲自监察,多思多想不懂就问明白吗?。”
“是,儿臣遵旨。”
陈显一连两个旨意,金口玉言,再无更改。
“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成王,你也下去吧。”
“儿臣(臣)告退。”
一直站在一旁的成王,此刻一张脸煞白,小声道“儿臣告退。”
是啊,他怎么忘了,忘了父皇曾经说过,定罪从来不需要证据,大辰的实力就是颜面,所以他和太子一开始就错了,只是太子终归是太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