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华佗针对遗尿症的治疗与相关知识
萌晓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华佗针对遗尿症的治疗与相关知识,华佗神医的传世秘方宝典,萌晓晓,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生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能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先煎可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重镇安神,辅助固涩。
【制法】 上药水煎 2 次,合并滤液,浓缩至 100ml,每日 3 次,每次 20ml,7 天为 1 疗程。
【主治】适用于脾肾两虚型遗尿症患者,这类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其特点是通过益气健脾来增强脾胃功能,补肾固涩以加强对尿液的控制,同时生牡蛎具有重镇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
【注意事项】对于脾胃湿热、舌苔厚腻,出现口中黏腻、腹胀、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豆类等。
【验效】上方治疗小儿遗尿症 40 例,服药 3 个疗程后,结果:痊愈 22 例,好转 12 例,无效 6 例。
四、东一味麻黄汤
【功效】宣肺止遗。
【原料组成及作用】
- 生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能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生麻黄通过宣发肺气,使水道通调,从而达到止遗的目的,为方中唯一药物,起主要作用。
【制法】5~7 岁生麻黄 3 克,8~15 岁 5 克,15 岁以上 10 克。水煎 1 次, 去上沫,每晚临睡前顿服。连服 1 个月。
【主治】主要针对小儿遗尿症,尤其是因肺气不宣导致的遗尿。这类患儿可能伴有轻微咳嗽、鼻塞、呼吸不畅等肺气失宣的症状,或无明显其他症状,但辨证为肺气不宣者。该方的特点是仅用一味麻黄,通过宣发肺气来调节水道,达到止遗的目的,药简力专。
【注意事项】麻黄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失眠、心跳加快、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因此剂量需严格按照年龄使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孕妇忌用。若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
【验效】以此单方治疗小儿遗尿症 30 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 1~3 次即可见效。
五、遗尿散
【功效】宣肺补肾止遗。
【原料组成及作用】
-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能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可宣通肺气,调节水道,为君药。
-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可固摄肾气,防止肾气外泄,为臣药,与麻黄配伍,一宣一敛。
- 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既能补肾阳,又能益肾阴,阴阳双补,增强肾脏功能,辅助五味子加强补肾作用。
- 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经,能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协同菟丝子增强固涩之力,针对遗尿有较好的疗效。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分成 7 包,每晚临睡前开水冲服 1 包,年幼者酌减。
【主治】适用于肺肾两虚型遗尿症患者,这类患者既有肺气不宣的症状,如咳嗽、气短、自汗等,又有肾虚的表现,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弱等症状。该方的特点是将宣肺与补肾的药物相结合,标本兼治,既调理肺气,又补益肾气。
【注意事项】服用本方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麻黄有一定的发汗作用,若服用后出现多汗、口渴等症状,应适当减少剂量。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验效】 以上方治疗遗尿症 63 例,除 1 例中断治疗外,其余 62 例均全部治愈。
六、止遗合剂
【功效】养血,利水,宣肺。
【原料组成及作用】
-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为君药,可养血,使气血充足,有助于改善因血虚导致的遗尿相关症状。
-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为臣药,可利水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出,调节水道。
- 炙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能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经过炙制后,其发汗之力减弱,宣肺之功增强,可宣通肺气,与车前草协同调节水道,为佐药。
【制法】上药水煎浓缩至 200ml。14 岁以下每次服 100ml,14 岁以上服 200ml,每晚临睡前 1 小时服,7 天 1 疗程。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遗尿症,尤其是对于因血虚水停、肺气不宣引起的遗尿效果较好。这类患者可能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小便不利、轻微咳嗽等症状,舌淡苔白或腻,脉细或滑。当归养血,车前草利水,炙麻黄宣肺,三者配伍,使气血通畅,水道通调。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如出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等症状慎用。服药期间,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验效】 本方治疗遗尿症 100 例,大多为 4~8 岁儿童,共 70 例,9 岁以上者 30 例。治疗时间最短 4 天,最长 2 个疗程,平均 1.3 个疗程。结果:痊愈 72 例,显效 13 例,有效 5 例,无效 5 例。
七、何首乌散
【功效】补肾固涩。
【原料组成及作用】
- 何首乌:制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为君药,可补肾精,固肾气。
-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能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固精止遗,为臣药,辅助何首乌增强固涩作用,针对遗尿有较好的疗效。
【制法】 上药研末,用食用醋调成软膏状。临睡前敷于脐部,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 5 夜为 1 疗程。
【主治】适用于小儿遗尿症,特别是对于肾虚不固型遗尿。这类患儿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舌淡苔白、脉沉弱等症状。通过脐部给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脏腑,起到补肾固涩的作用,且外用方法相对安全、方便。
【注意事项】脐部有破损、炎症者禁用。若敷药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验效】治疗小儿遗尿症 60 例,年龄 3~14 岁,病程 1~4 年。结果:治愈 44 例,好转 14 例,无效 2 例。
华佗与遗尿症的小故事
相传,有一天,华佗在行医途中遇到一个小孩,总是被小伙伴们嘲笑,原因是这个小孩经常尿床,已经好几岁了还不能控制自己夜间排尿。孩子的父母也为此十分苦恼,四处求医但效果不佳。华佗了解情况后,仔细观察了小孩的面色、舌苔,询问了孩子的日常情况。他发现小孩体质较弱,容易疲劳,判断是肾气不足导致的遗尿。于是,华佗开了一副中药,让孩子的父母按照他的方法给孩子服用。同时,华佗还教给孩子父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方法,比如让孩子睡前少喝水,避免过度劳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孩子尿床的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完全康复。孩子的父母非常感激华佗,这件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更加钦佩华佗的医术高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