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雷神计划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7章 雷神计划,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一只山竹榴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推进剂是关键中的关键,\"李明远对王工说,
\"传统火箭炮推进剂的能量密度太低,无法支撑超远程飞行。这份配方是我设计的新型复合固体推进剂,理论能量密度比现有火箭炮高出近一倍。\"
王工接过配方,眉头紧锁:\"这配方...有些成分我们从未用过,合成难度不小。\"
\"可以做到吗?\"李明远直截了当地问。
王工深吸一口气:\"可以试试,不过需要从基础实验开始,一步步验证。\"
\"你有一周时间,\"李明远拍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的团队能创造奇迹。\"
转向赵工,李明远继续道:
\"红外制导系统是另一个技术难点。火箭弹在末端飞行阶段需要能够自主识别目标热信号,并调整弹道精确命中。这需要微型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系统和弹道控制机构三者无缝配合。\"
赵工研究着图纸,咋舌道:\"这精度要求...我们现有的红外探测器分辨率远远不够啊。\"
\"铁臂-1机器人可以帮你们制造高精度部件,\"李明远说,\"关键是算法和系统集成,这两点我会亲自指导。\"
老刘则负责弹体改造,这相对简单些,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弹体既要保证气动性能支撑超远程飞行,又要适应红外制导系统的需求,还得考虑批量生产的可行性...\"
\"老刘,你最有经验,这个我放心。\"李明远鼓励道。
三位组长带着图纸和任务清单各自回去组建团队,整个军工基地立刻沸腾起来。
一天后,三个团队全部组建完毕,总共调集了近二百名工程师和技术员,几乎是军工基地全部技术力量的三分之一。
研发中心的三座大楼被完全接管,变成了\"雷神计划\"的专属区域。
李明远几乎不眠不休,在三个团队之间来回奔波,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白天指导设计和实验,晚上审核图纸和数据,有时候直接在实验室的沙发上凑合一宿。
A组的进展相对顺利,老刘带领团队很快完成了弹体的初步设计,并开始进行风洞试验。
\"看这组数据,\"老刘兴奋地向李明远展示风洞测试结果,
\"经过我们的优化,弹体的气动性能提升了近30%,理论上完全能支撑三百公里的飞行距离!\"
b组则遇到了不少困难。
王工的团队日夜苦战,进行了数十次推进剂配方试验,但总是出现各种问题——要么是稳定性不足,要么是能量密度达不到要求。
李明远亲自加入b组的实验,调整配方细节,优化制造工艺。在第36次实验中,他们终于取得了突破。
\"成了!\"王工激动得手都在发抖,\"这批推进剂样品的能量密度达到了目标值的98%,稳定性测试也通过了!\"
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工程师甚至激动地抱在一起。
c组的红外制导系统是最大的挑战。
赵工的团队起初几乎陷入绝望——微型红外探测器的精度根本达不到要求,信号处理系统也无法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实现复杂计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