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这简直是战术导弹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这简直是战术导弹,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一只山竹榴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总工,按照常规思路,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赵工坦言,
\"现有技术条件下,这种精度的红外制导系统至少需要几年的研发周期。\"
李明远并不气馁:\"谁说我们要用常规思路?\"
他拿出一叠全新设计图纸,这是他根据系统知识,结合当前技术条件特别设计的简化版红外制导系统。
\"我们不需要复杂的全方位探测,只要能识别大型目标的热信号就够了。关键是算法,用最简单的硬件实现最高效的功能。\"
在李明远的指导下,c组开始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铁臂-1机器人被调来专门制造高精度部件,赵工则带领团队日夜攻关算法和系统集成。
研发中心灯火通明,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废寝忘食。随着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最初的怀疑逐渐被兴奋和信心取代。
\"李总工是不是疯了?居然真想造三百公里的火箭炮!\"一开始,不少工程师私下这样嘀咕。
但随着研发的深入,这种质疑变成了敬佩:\"不是疯,是天才!要成了,这一仗直接洗地!\"
两周后,三个小组在主会议室进行了第一次联合汇报。张部长和军部主任亲自到场听取进展。
老刘首先汇报A组情况:\"弹体设计已经完成,在新型推进剂的支持下,射程可以达到350公里,超出设计目标50公里!\"
张部长倒吸一口冷气:\"350公里?这已经不是火箭炮了,简直是战术导弹啊!\"
王工接着报告b组进展:\"新型推进剂配方已经定型,能量密度比现有火箭炮高出93%,稳定性测试全部通过。我们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为实弹测试做准备。\"
赵工最后介绍c组的突破:\"在李总工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了全新设计思路,成功研发出了简化版红外制导系统。实验室测试表明,在最后阶段的制导精度可以控制在15米以内,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张部长和军部主任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
接下来的一周,全基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
三个小组的成果开始整合,首批样弹在特殊车间里紧锣密鼓地组装。
铁臂-1机器人再次发挥关键作用,精确制造和组装那些最复杂的部件。
李明远几乎没合过眼,身体疲惫到极点,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每当看到那些逐渐成形的火箭弹,他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常常这样自语,\"敌国想用生化武器对付我们,我们就用火箭炮把他们的基地全部炸平!\"
终于,在研发启动三周后,第一批\"雷神mK-1\"火箭炮样弹完成了全部组装和检测,12联装发射车也准备就绪。
一切都为实弹测试做好了准备。
测试地点选在了北方的一处戈壁滩,专门划出了一块足够大的区域,发射点和靶场相距整整三百公里。
测试当天,天刚蒙蒙亮,参与测试的人员就已经各就各位。
发射点架设了12联装发射车和各种测试设备,靶场则布置了多个不同类型的目标——废旧坦克、装甲车、模拟指挥部建筑等,每个目标都安装了测量仪器,用来记录命中精度。
张部长和军部主任亲自来到发射点坐镇,其他几位军方高层也专程赶来观摩。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