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这才是皇帝要的儒家
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这才是皇帝要的儒家,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夏山河,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便是赵凌要的效果。</p>
他要的是听话的儒家,而不是一天天连皇权都不放在眼里,叫嚣着什么圣人之学大过天的穷酸腐儒。</p>
良久,赵凌已经想好了晚上吃什么,这才沉声道:“允长安候所奏!儒家继续参与编撰《万民典》。”</p>
孔鲋等人心中巨石才就此落下,高呼:“谢陛下!”</p>
赵凌挥了挥衣袖,道:“都起来吧,听长安候讲讲,如何融合诸家学说。”</p>
扶苏收敛了心神,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说道:“臣以为,将儒家学说与阴阳学所结合,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p>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p>
扶苏直接将阴阳家和法家的学说用来强化儒家的观点,先是提出后世才该出现的三纲五常。</p>
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普遍道德准则,与三纲共同构成社会伦理框架。</p>
赵凌笑吟吟地看着扶苏,这些观念他当然是知道的,冯瑜便是他教出来的,等的就是这天。</p>
那群穷酸腐儒不能接受这些观点,扶苏倒是接受得快,而且还能侃侃而谈,看来是放在了心上。</p>
扶苏见赵凌露出笑容,便觉得赵凌与他的观点该是相同的,随后又道:“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p>
“善!”赵凌直接表示赞同。</p>
各派学说,能被用于政治,用于统治的,那便是好的学说。</p>
当世之儒学还仅仅处于伦理学术阶段,如果不进行各种强化,根本不适合用在政治上。</p>
孔鲋等人也不敢再打断扶苏说话,赵凌都说善了,儒家刚刚被摆脱被断传承的命运,面对赵凌这个称嬴政太过仁慈的皇帝,他们敢说什么?</p>
儒生们被赵凌吓得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不再像之前,其实根本就没听完扶苏讲什么,只知道他要改儒家典籍,直接就打断他,各种谩骂。</p>
现在再听,好像也是不错。</p>
孔鲋从惶恐不安的情绪之中走出来,听到扶苏将儒家各种理论与阴阳家、法家相结合。</p>
但乍一听,这不就是他们儒家的吗?</p>
结合之后,还不是他们儒家的学说?</p>
关键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儒家不仅不会被断传承,如此一来,似乎还要被重用了?</p>
当今陛下竟然是真的打算重用扶苏?</p>
这该是何等的胸襟?</p>
这是何等的仁德之君啊!</p>
如此说来,以后《万民典》的编撰是以扶苏为主……</p>
不知不觉中,无论是孔鲋还是淳于越,看扶苏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p>
扶苏再次成了救儒家于水深火热的英雄。</p>
扶苏又继续讲到“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等大一统思想,用以维护皇权,再然后就是德主刑辅,融合法家,来了个外儒内法。</p>
儒生们在赵凌的镇压之下,听完扶苏讲的一切。</p>
孔鲋也跟着大喊了一声:“善!”</p>
随后满堂喝彩。</p>
他们又不傻,已经听出来了,扶苏已经将儒家学说与法家、阴阳家结合,独成体系。</p>
这套体系就是为皇帝巩固地位,让百姓知仁、义、礼、智、信,却依旧受刑法管束,让百姓以皇帝为天。</p>
这样的儒家应该才是皇帝想要的,也只有这样的儒家才会得到重用。</p>
至于结合了其他学派的学说……</p>
那重要吗?</p>
等千百年后,若儒道大兴,谁又会记得这些理论曾经糅合过其他学派。</p>
这不就是儒家的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