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实则是对“兵仙”的历练
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实则是对“兵仙”的历练,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夏山河,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则是对“兵仙”的历练
灭匈奴一族!不论老弱妇孺,不留活口!</p>
这便是赵凌看到韩信的请示后,给出的答复。</p>
十日之期到了,只要没有得到盖聂活着的消息,那便是如此。</p>
陈平身为科农院院长,也是赵凌极为看重的。</p>
这位后世被称为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政治方面都极为出色的人才,今年实则不过22岁,三年前被赵凌寻至三川郡时,也才十九岁。</p>
那时的赵凌也只是一位少年皇子。</p>
赵凌却能与陈平谈古论今,分析战国时期各大战役的胜败因果。</p>
诸子百家,各家长短,治国之道也是侃侃而来。</p>
陈平无法理解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为何能有如此学识。</p>
就算他从娘胎里就开始博览群书,也不可能啊!</p>
陈平被赵凌的学识见识所折服,随后又亲眼见到三川郡在他的治理下一片盛世。</p>
更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赵凌说出那些观点,语气平淡至极,他的眼界高出陈平熟识的那些大家太多了。</p>
他与张良韩信,又与赵凌谈及嬴政为何采用郡县制,而不是继周礼的分封制。</p>
赵凌说出那一番话,彻底折服了他们三人。</p>
张良身为韩国贵族遗民,赵凌竟然能说服他放下国仇,为他效劳,这些在陈平看来简直不可思议。</p>
三川郡明明已是盛世之态,可赵凌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说了一句:“这还差得太远了,刚开始而已。”</p>
陈平自认也算有些学识,但在赵凌面前,竟觉得自己才薄学浅,生出一种萤火之光与日月争辉的无力感。</p>
陈平之前本就在游学务农,并无官职,亦无显赫家世和值得关注的事迹,他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何堂堂二皇子会找到他,并且对自己推心置腹。</p>
赵凌初登大位,新设科农院,科农院隶属皇帝直接管辖,院长一职与九卿平级,可谓是位高权重,赵凌就这样让他当科农院的院长了?</p>
人生得此知己,为臣得皇帝重用,受此隆恩,陈平自当肝脑涂地,为君分忧。</p>
陈平与赵凌相处了三年,在赵凌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p>
在他看来,征胡大军只需将匈奴打服,随后依照赵凌的计划,令匈奴各部自相残杀,每月收取牛羊马匹等供奉,既能消耗匈奴的实力,又不废一兵一卒,岂不是上策?</p>
何须再大动干戈灭其种族?</p>
就为了盖先生吗?</p>
赵凌身为皇帝,如此作为似乎有些不够明智。</p>
按理来说,身为臣子应当劝谏才是。</p>
但陈平除了是大秦的臣子,他也是气血方刚的年轻人。</p>
皇帝如此重情重义,此时又本是诛灭匈奴的最好时机,如何又杀不得?</p>
什么利益最大化?</p>
若能诛灭胡人,此乃盖世功绩,区区利益已然不重要了!</p>
陈平受命皇命而来,暂且搁下科农院事务,他大概明白赵凌想干什么。</p>
赵凌这是给他送战功呢!</p>
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名不见经传,就因为皇帝的恩宠,担任与九卿平级的科农院院长,若是没有战功,朝堂上某些人会不服。</p>
赵凌甚至让阿青相伴左右,护他周全,可想而知,其是何等重视他的安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