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暖垫无声抵腰酸
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4章 暖垫无声抵腰酸,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议事厅内那雷霆般的拍案声、群臣激越的附议声,似乎仍在耳畔隐隐回荡。革除苛捐杂税的铁令已下,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必将层层扩散,涤荡污浊。然而,这雷霆手段的背后,是心力与体力的巨大消耗。一连数日,澈儿几乎将自己钉在了书案前。
白日里,他亲自主持“一条鞭法”在京畿推行的细则拟定会议,与户部、工部、都察院的官员逐条推敲,既要确保新政能真正惠及小民,堵塞盘剥漏洞,又要兼顾地方运转的实际,避免矫枉过正引发混乱。每一个字词的斟酌,每一个环节的考量,都耗费着无数心神。
入夜,当宫灯次第亮起,东宫书房的灯火往往亮至三更。案头堆积的奏章并未因新政的推进而减少,反而更多了——各地关于税改的试探性询问、对新政可能带来变动的担忧、甚至还有隐隐的抵触与质疑,如同潮水般涌来。澈儿必须一一披阅,亲自批复,或安抚、或解释、或申饬,字字句句都需拿捏分寸。
窗外,更深露重。初秋的夜风已带上了明显的凉意,顺着窗棂缝隙悄悄钻入,拂动着书案上的烛火,光影摇曳不定。烛泪无声地堆叠在黄铜烛台上,凝成沉重的琥珀色。
澈儿伏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脊背挺得笔直,握笔的手指因长时间书写而微微发僵。一份关于某地豪强试图借“一条鞭法”合并征收之机,变相兼并小农田产的密奏摊在面前,案情错综复杂,牵扯甚广,需要他理清头绪,给出既能打击豪强又不至于引发地方动荡的处置意见。他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在字里行间逡巡,大脑飞速运转着,权衡着各方利弊。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酸涩感,如同潜行的藤蔓,悄然从后腰攀爬上来,丝丝缕缕地缠绕、收紧。起初只是隐隐的不适,很快便化为一种沉甸甸的僵滞感,仿佛有冰冷的铅块坠在那里,牵扯着整条脊柱都变得沉重起来。那是连日伏案劳神、精神高度紧绷带来的必然反噬。他下意识地,左手离开了笔杆,悄悄地、不动声色地移向后腰,用指关节用力顶住那酸涩的源头,揉按了几下。指腹下,能清晰地感受到紧贴脊柱两侧的肌肉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动作很轻,也很短暂。他随即放下手,重新握紧了笔,仿佛无事发生,继续专注于眼前的密奏。只是那微微蹙起的眉心,泄露了一丝强忍的疲惫。
就在他指尖刚刚离开腰际,重新落回奏章上时,书房那厚重的雕花木门,被无声地推开了一条缝隙。没有通传,没有脚步声。
殷照临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如同融入夜色的山影,悄无声息。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规,瞬间便落在了书案后那个挺直却难掩一丝僵硬的年轻背影上,落在了那刚刚放下、还残留着揉按痕迹的后腰位置。
殷照临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冷峻的线条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深刻。他没有出声询问,没有寒暄,甚至没有踏入书房深处。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沉沉地扫过澈儿微蹙的眉宇,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扫过那盏烛泪已堆积得老高的烛台。那目光,是洞悉一切的沉静,是了然于胸的沉默。
然后,他动了。
没有多余的动作,殷照临转身,从门外侍立的内侍手中,接过一个方方正正、用靛青色厚棉布包裹着的物件。那物件不大,托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中,显得很轻巧。他拿着它,步履无声地重新走入书房,径直走向澈儿身后那张宽大的紫檀木圈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