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陶偶代牲祭,朱点向阳魂"
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陶偶代牲祭,朱点向阳魂",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孩童们最是欢喜,把陶偶当玩伴。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抱着陶羊,在田埂上跑,陶偶身上的红土蹭在她衣襟上,像开了朵永不凋谢的花。“它会发光!”孩子举着陶偶对着太阳喊,朱砂点在光下亮得刺眼,“晚上放在窗台上,夜里就不会做噩梦——梦里的龙神也笑着,像陶偶一样!”
祭司把骨刀收了起来,刀鞘里垫了晒干的艾草,再没沾过血。他学着捏陶偶,起初捏得歪歪扭扭,陶牛的腿一长一短,后来渐渐像样,还在陶偶的背上刻了谷穗纹。“以前杀牛时,牛总看着我,眼里的泪像井水。”他摸着陶牛的眼睛,红土的凉里有了些热,“现在对着陶偶,心里踏实,像在跟土地说话,它听着呢。”
禁祭令推行半年后,西南的庄稼长得越来越好。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秆,玉米的红缨子像火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饱满。有个老农用陶偶的碎片拌在种子里,说:“这土沾了朱砂的气,能让庄稼长得欢。”果然,他的田收成最好,谷粒咬开,芯里都带着甜。
有人说,那些陶偶真的活了。夜里路过田埂,能看见陶偶在动,陶牛的影子在月下犁地,陶羊的影子在啃草——它们带着阳光的味道,把血腥气都赶走了,草见了它们就蔫,庄稼见了就疯长。这话传到澈儿耳里,他正在看西南送来的新米,米粒上还沾着红土的细屑,像陶偶的吻。“活了才好。”他笑,把米倒进陶罐,“泥里长出的魂,最懂土里的苦,也最惜土里的甜。”
后来,部落的孩子们学捏陶偶,用的还是向阳坡的红土。他们捏的陶偶越来越多,有笑的,有跑的,还有抱着庄稼的,每个额心都点着朱砂,在阳光下闪着,像无数个小太阳,照亮了西南的山坡,也照亮了部落人的心。祭台彻底拆了,原址种上了桃树,花开时,粉白的瓣落在陶偶上,像给它们披了件新衣裳。
澈儿收到一个孩童捏的陶偶,很小,捏得不成形,却在胸口捏了个歪歪扭扭的“人”字,朱砂点得像颗心。他把陶偶摆在案头,旁边是那尊前朝的农夫陶俑,两个泥偶隔着时空,眉眼都带着笑。窗外的阳光照进来,陶偶的影子落在奏章上,盖住了“血祭”二字,只留下一片暖红——那是向阳而生的颜色,是土的魂,也是人的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