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麻纸含水印,透光载币信
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麻纸含水印,透光载币信,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宇文玄在自家账房验钞。他把新钞对着灯,看五色丝线在光下流动,像条五彩的河。账房先生说:“市面上已经有人仿了,可水印糊得像团泥,丝线也只有两种颜色,一眼就能看穿。”宇文玄突然把算珠拨得飞快,算的却不是账,是新钞的成本、流通的好处、防伪的精妙,算着算着,竟笑了,“这小子,比他爹会算民心。”
谢惊鸿收到俸禄时,新钞的边角还带着墨香。他把纸铺在案上,对着光临摹水印的山河鼎,笔尖的墨在宣纸上晕开,像纸浆里的纤维。“以纸载信,以水印记心,”他对学生说,“这比铸多少铜钱都重要,铜钱能磨损,这信要是刻进心里,就磨不掉了。”
江南的商队第一次用新钞交易时,镖师们紧张得拔刀出鞘。对方验钞的老掌柜,把新钞放在水里泡了泡,又对着光看了看,突然拍板:“成交!就凭这水印,我信朝廷一次!”交易成了,两队人在码头喝庆功酒,酒液洒在新钞上,麻纸吸了酒,水印却更清晰了,像被洗过的良心。
澈儿看着宝钞局送来的流通报表,新钞的使用量比预想的多三成。他想起西市那个老农,攥着新钞的样子,像捧着稀世珍宝。“这纸能流通,不是因为水印多精,”他对殷照临说,“是百姓愿意信。信朝廷不会滥发,信官府会严惩伪钞,信这纸上的山河,真的能护着他们过日子。”
防伪的铜版被锁在宝钞局的密室,钥匙由三个官员分掌,少一个都打不开。印版的边角刻着极小的“信”字,只有透光时才能看见。工匠说:“这是提醒咱,刻的不是花纹,是心。”
后来,有个老秀才把新钞的水印拓下来,裱成画挂在书房,题字“民心即天”。他对孙子说:“这纸能透光,是因为朝廷把心敞亮了给人看。心要是暗了,再厚的纸也挡不住黑。”
澈儿知道,一张新钞的信,撑不起整个天下的信,可这透光的水印,像颗种子落在人心上——让往后的人都记得,币信的根本不在纸,不在印,在朝廷的敞亮,在民心的透亮。就像那山河鼎的水印,只有迎着光,才能看见最真的模样;只有民心透亮,这纸才能载得起万钧的信任,行遍天下,安稳如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