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油伞刻晴符,旋伞见清天,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南的雨下了整月,像老天爷忘了收的泪。堤坝上的草垛全泡成了烂泥,力夫们抱着木桩往水里砸,泥水没到膝盖,每走一步都像拖着块铅。“再这么下,堤要塌了!”领工的老把式抹着脸上的雨水,声音被雨砸得七零八落,“村里的窝棚漏得能养鱼,孩子都开始咳嗽了。”

澈儿站在临时搭建的棚下,看雨丝织成的帘幕。江南巡抚捧着本《河神祭祀》,纸页皱得像团湿棉絮:“民间都在传,是庆元的铅毒惹恼了河神,才降这霪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祭活人了,被下官强行拦下。”他指着远处的河滩,隐约能看见些被雨水冲歪的神龛,“再不想办法,怕要出乱子。”

殷照临的玄衣下摆沾着泥,他从随从手里接过柄油伞,伞面是厚油纸刷的桐油,深黄如琥珀,伞骨是湘妃竹,竹节处刻着些细密的符文,填着朱砂,被雨水浸得发亮。“工部新制的伞,”他转动伞柄,伞内突然响起“叮铃”声,是藏在伞骨里的小铜铃,“桐油能防水,竹骨韧性好,比寻常油伞结实三倍。”

澈儿的指尖抚过伞骨的符文,刻痕深得能卡住指甲。“这符刻得深,”他突然笑了,雨水顺着伞沿滴在他手背上,“就像人心,只要刻得深,再大的雨也冲不掉。”他对巡抚说,“让江南所有的木匠、纸匠都动起来,就照这伞的样子做,越大越好,伞骨上都刻祈晴符,用朱砂填实。告诉百姓,这不是神符,是朝廷跟他们一起扛雨的凭证。”

制伞的作坊彻夜灯火通明。老木匠的刻刀在湘妃竹上跳舞,符文的线条刚劲,像一条条绷紧的弦;纸匠们刷桐油,刷得手指都黄了,说“要刷三层,让雨水渗不进去,就像咱江南人的骨头,硬得很”;铜匠做铜铃,特意把声调调得清亮,“要盖过雨声,让老天爷都听见咱的劲儿。”

第一批大伞送到堤坝时,雨正下得最大。力夫们举着伞干活,桐油伞面“咚咚”地承受着雨击,伞下却干爽得很。领工的老把式转动伞柄,铜铃“叮铃铃”响,他跟着铃声喊号子,竟比平时更有力:“夯土哟!加油干哟!伞骨硬哟!堤更坚哟!”

窝棚里的孩子也有了小伞。竹骨细些,符文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刻的,歪歪扭扭,却填得满朱砂。孩子们举着伞在泥里跑,笑声混着铜铃声,惊飞了屋檐下躲雨的麻雀。“娘,这伞能挡雨!”个小姑娘举着伞转圈,伞面的雨水甩出去,像朵盛开的花。

雨下到第二十一天时,江南的桐油伞已经有上万柄了。堤坝上、田埂间、村口的老槐树下,到处都是移动的黄伞。有天夜里,风雨最大,守堤的兵丁举着伞排成墙,伞与伞挨在一起,竟真的挡住了最猛的雨势。“就像咱大靖的人,”个老兵擦着脸上的水,“一人撑伞挡不住,万人撑伞就能把天顶住!”

谢惊鸿的船泊在芦苇荡里,看着岸上移动的伞群。黄伞在雨幕中连成一片,像条巨大的黄龙。“以伞为誓,以符为记,”他对随从说,“太子这是把‘共担’两个字,刻进了江南人的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

一碗水饺

借腹惨死,重生后我抢她圣宠,夺凤位

伊蔻

让你出狱娶妻,你跑去沾花惹草?

六好青年

纤尘引之妄途

惜息

漫威咸鱼氪星人

歹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