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阁藏典籍,星图护山河,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私案查抄的银锭在库房堆成小山,阳光下泛着冷光。澈儿踩着木梯爬上最高处,抓起一块银锭往下扔——“哐当”一声砸在青石板上,裂成两半,里面裹着的铅芯暴露出来,像块流脓的疮。“这些掺了铅的赃银,”他对工部尚书说,“熔了,拿去修石渠阁的地基,让它们也做点正经事。”

尚书捧着图纸的手顿了顿。图上的石渠阁依汉时旧制,却在顶部画了个巨大的琉璃穹顶,里面嵌着铜线星图。“殿下,这琉璃穹顶耗费不小,”他指着图上的星象,“二十八宿的位置差一分就不准,匠人说……”

“差一分就重画。”澈儿从怀里掏出张星图,是殷照临书房里的旧物,上面用朱砂标着星辰运行的轨迹,“北斗的斗柄要指向阁门,这样学子进门时,就像踩着星轨走。”他想起那日在紫宸殿,谢惊鸿说“修阁不如养兵”,却不知兵戈能守一时,文脉能守万世。

开工那日,窑场送来第一批琉璃砖,透亮得像冻住的月光。陈老根的儿子陈小树捧着块砖,对着太阳照,“能看见砖里的铜线,像星星在眨眼睛。”他爹在一旁打磨穹顶的木架,榫卯咬合的声响像春蚕嚼叶,“这阁要比官窑还结实,能存三百年的书。”

天下的藏书家闻风而来。江南的顾老先生带着家传的宋刻《论语》,装在樟木匣里,匣底垫着防潮的艾草;蜀中的说书人背着一篓手抄话本,里面有半卷失传的《吴越春秋》;连女红学堂的周先生都来了,捧着本绣谱,上面记着前朝绣娘的针诀,“这些也是学问,该藏进阁里。”

澈儿亲自给这些书分类。活字机印的新书放在下层,方便学子取阅;孤本善本锁在上层的樟木柜,柜角放着防蛀的芸香。他给顾老先生的《论语》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琉璃照在泛黄的纸页上,“学而时习之”的墨迹像活了过来。

校勘的儒士们在阁里争论不休。张学士说“《史记》的注本应以裴骃为准”,李博士偏说“司马贞的更贴切”,吵到面红耳赤时,抬头看见穹顶的星图,忽然就消了气——在北斗七星的影子下,这点分歧算得了什么?

谢惊鸿是在一个月夜来的。他没穿官服,只着件素色长衫,站在阁外看星图。穹顶的灯火亮着,将二十八宿的影子投在地上,像铺了张巨大的星毯。有个老儒士正带着学徒辨认星象,“看那紫微垣,正对的是《十三经》的书架,这是天意,要让经史如紫微般居中不动。”

谢惊鸿的指尖划过冰冷的石柱,上面刻着“天禄石渠阁”五个字,是澈儿亲笔写的,笔锋里带着劲。他想起自己反对修阁时说的“耗资巨万”,此刻却见那些查抄的赃银化作琉璃星图,映得满阁生辉,倒比堆在库房里干净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

一碗水饺

借腹惨死,重生后我抢她圣宠,夺凤位

伊蔻

让你出狱娶妻,你跑去沾花惹草?

六好青年

纤尘引之妄途

惜息

漫威咸鱼氪星人

歹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