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书院归仓 墨香混染稻粱香
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书院归仓 墨香混染稻粱香,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嵩阳书院的学田荒了大半,杂草长得比人高。老夫子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看着被富家子弟圈占的地块,气得胡须发抖,“那些膏粱子弟,把学田租给佃户,收的租子比官府还重,却连本《论语》都念不全!”他指着书院匾额,“‘明德’二字都快被铜锈吃了,还谈什么教化!”
澈儿踩着露水走进书院,青石板路上的苔藓滑得很,像抹了层油。正厅里的匾额“学海无涯”被蛛网蒙着,案上的竹简散了捆,有片上面写着“民为贵”,却被虫蛀了个洞,“民”字缺了最后一笔。
“查学田账册。”他对跟来的县丞说,声音撞在空荡荡的厅堂里,“凡被私占的学田,三日之内归还;收的苛租,加倍退还给佃户。把西跨院那几间空房改粮仓,匾额换‘广济仓’,秋收后,学田的收成一半留作书院束修,一半入仓济贫。”
“改粮仓?”山长捧着账册的手抖了抖,纸页哗啦啦响,“殿下,书院是讲学的地方,堆粮食怕是……”
“饿着肚子,怎么讲学?”澈儿走到后院,那里原是个小粮仓,如今锁着,门缝里透出霉味,“去年大旱,佃户们吃不上饭,书院却用学田租子买了十箱宋版书,摆着看,不如煮成粥实在。”他让人砸开锁,里面的陈米果然发了霉,绿毛长得像青苔。
退租那日,佃户们排着队来领粮。有个老汉捧着糙米,手抖得厉害,“二十年前,我爹就是在这学田当佃户,供我念了三年书。如今……如今总算见着学田真能养人了。”他把米袋贴在胸口,像捧着块暖玉。
改粮仓的工匠们正拆西跨院的隔墙,青砖落地的闷响里,混着老夫子们搬书的动静。有个年轻先生抱着捆《诗经》,舍不得放下,“这些书……”
“搬到东厢房去,”澈儿指着朝阳的房间,“那里干燥,书不易坏。”他看着工匠们在墙上凿通风口,“粮仓要透气,书也要透气,两者不冲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