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浮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断碑重镌 真言传拓正本源,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懒浮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学深处,新辟的碑林之地,料峭春寒尚未完全退去。巨大的花岗岩条石被工匠们小心地安放在夯实的地基上,石面还带着山野的粗粝与清晨的微霜。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石粉的微呛、松烟墨的清冽,以及一种庄严肃穆的沉静。东方澈身着玄青储君常服,外罩一件素色薄氅,立于这片初成的石林前。他指尖拂过一块刚刚竖起的巨大石碑,冰冷的触感从指腹蔓延,碑面上,前朝大儒亲手镌刻的《礼经》篇章,字字深峻,力透石背。

“殿下,断碑残简,重立于此,是为警醒后世学问之道,贵在承续,亦贵在……取舍?”一个清越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疏离的声音自身后响起。礼部侍郎谢惊鸿缓步走来,月白深衣纤尘不染,腰间斜插一管温润的白玉箫,颊边那颗殷红的泪痣在微光下格外醒目。他目光扫过新立的石经,唇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眼神却如深潭,探不出底。

澈儿收回手,转身面向谢惊鸿,年轻的脸上是超越年龄的沉稳:“谢侍郎此言,只道对了一半。石可断,文脉不可绝。立此碑林,非为怀古凭吊,乃为‘正本清源’。”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碑林间料峭的春风,目光投向远处太学门口临时搭起的宽阔棚户。那里,已有闻讯赶来的百姓排起长队,匠人们正将湿润的宣纸覆上碑面,手持木槌与墨包,准备拓印。

“正本清源?”谢惊鸿眉梢微挑,白玉箫在他指间轻轻转动,“前朝之经,未必合今世之宜。殿下欲以旧典匡正当下,岂非刻舟求剑?民心如流水,瞬息万变,几块石碑,如何能定其流向?”

“民心似水,却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澈儿目光沉静,望向那排队的人群,有须发皆白的老儒,有布衣草履的农夫,也有眼神明亮的稚童,“水之清浊,在其源头。这碑上所刻,非一家之言,乃是为人之本,立世之基。‘仁、义、礼、智、信’,放之四海,亘古不移。让万民亲手拓印,带回家中,朝夕相对,便是将这份‘真言’,刻进骨血,融入日常。民心所向处,自有其秤。‘断碑重立日,正是正本清源时’。唯有根基正,枝叶方能繁茂,社稷方能久安。”

“咚!”

第一声木槌击打宣纸的闷响,自拓印棚内传来,沉稳有力,仿佛敲在人心之上。紧接着,是墨刷扫过纸背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浓烈的、带着松脂清香的墨味,混杂着石尘的微腥,在碑林间骤然弥漫开来,盖过了春寒,带来一种蓬勃而厚重的生机。

谢惊鸿抚箫的手指顿住,那抹似笑非笑凝固在唇边。他望向拓印棚,看着那些小心翼翼捧着拓片、如获至宝的百姓面孔,看着他们眼中那份近乎虔诚的专注。那专注,并非对着冰冷的石碑,而是对着石碑所承载的、他们心中认可的道理。他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阴翳,如同平静湖面下悄然搅动的暗流。白玉箫光滑的管身,在他掌心留下微凉的印记。

“民心所向…便是殿下心中的‘源’与‘本’?”谢惊鸿的声音低了些,带着一丝探究,“若这‘源’本身,便是浑浊呢?若万民所向,并非正道呢?”

澈儿微微侧首,目光落在谢惊鸿脸上,清澈而锐利:“‘源’正与否,非一人可断。正如这碑文,千载之下,自有公论。孤今日立碑,便是要开此‘公论’之路。让阳光照进典籍,让清风吹散迷雾。若真有浑浊,便在这朗朗乾坤、万民见证之下,激浊扬清!谢侍郎,”他语气转沉,“你执掌礼部,掌教化之责,不正该是涤荡浑浊、守护清源之人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

一碗水饺

借腹惨死,重生后我抢她圣宠,夺凤位

伊蔻

让你出狱娶妻,你跑去沾花惹草?

六好青年

纤尘引之妄途

惜息

漫威咸鱼氪星人

歹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