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石贵民心,公子,请喝茶,陈留居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翌日清晨,天光一线,照不进汴京城深巷的幽暗。

李师师一夜未眠,铜镜中的容颜却无半分憔悴,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彻夜未熄的寒芒。

她精心梳妆,素手将那支七宝玲珑簪插入鬓发,簪头处,一滴凝固的墨汁,在晨光下几乎透明。

那只底部看似洁白无瑕的白瓷茶盏,被她亲手置入描金食盒。

盒中,还有一罐新贡的“龙团胜雪”。

今日此茶,烹的不是风雅,是君心,是国运。

马车粼粼,驶向那座吞噬了无数人间的金碧牢笼。

今日入宫,如怀揣雷火,行于冰上。

福宁殿。

宋徽宗赵佶捻着一管紫毫笔,心绪不宁。

昨夜汴河上的血腥气,似乎顺着风,飘进了这九重宫阙。

高俅与开封府的奏报都呈了上来,字里行间写的是“水匪内讧,意外撞船”。

可赵佶总觉得,那字缝里,透着一股辽人弯刀的寒气。他虽耽于书画,却非蠢材。一个“辽”字,足以让他这位大宋天子,从《瑞鹤图》的飘逸仙境,瞬间跌回这杀机四伏的人间。

“官家,李师师姑娘求见。”

内侍杨戬的声音轻飘飘的,像殿角燃着的熏香,无孔不入。

“哦?师师来了?”赵佶搁下笔,眉头的躁郁稍减。

也只有李师师的琴,能为他洗去这满身的俗务尘埃。

“宣。”

李师师莲步轻移,款款而入,殿内仿佛瞬间亮了几分。

“臣女王参见官家。”

“平身。”赵佶脸上泛起笑意,亲自上前虚扶一把,指尖却未触及其衣袖。君臣之礼,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今日怎地这般早?可是为朕谱了新曲?”

李师师盈盈一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回官家,臣女王今日入宫,是来请罪的。”

“何罪之有?”

她故作愁容,轻叹一声,嗓音里带上几分病中的沙哑:“臣女王近日偶感风寒,身子不适。原定冬至献艺,怕是要误了圣驾雅兴。”

说着,她从鬓间取下那支七宝玲珑簪,双手奉上。她的指尖在递送间,若有若无地,在文牒背面一处极不起眼的角落,轻点了一下。那动作微不可察,仿佛只是她病中指尖的无力一颤。

“这是臣女王拟的改期文牒,恳请官家恩准。”

一旁的杨戬,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微微眯起,视线如针,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轻轻刮过,似乎想刮下一层伪装。

徽宗接过簪子,目光先在她脸上流连,继而落在簪子上。他把玩着,指腹轻微摩挲。那簪头处,似乎有一层极淡的茶渍,又或是光线折射出的错觉。

他取出那卷细细的文牒,缓缓展开。当他看见纸上那熟悉的“龙团胜雪”官印,以及角落里一个极淡的、几近透明的“崇宁五年”印记时,捻着纸卷的手指,不易察觉地一顿。

这印记,并非寻常。它不像是加盖,更像是纸张本身自带的,却又如此突兀。作为一个对书画器物真伪有着极致敏感的艺术家,这种不和谐,比任何直白的警示都更让他心生疑窦。

他不动声色,将文牒置于案头,笑道:“既然师师凤体抱恙,朕准了。好生休养,待身子爽利了,再为朕抚琴不迟。”

李师师心中一块巨石,暂时落了地。

“臣女王还为官家备了些茶点,并新到的‘龙团胜雪’,请官家品鉴。”

她打开食盒,取出那只白瓷茶盏,亲自为徽宗烹茶。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步骤都如同一支无声的舞蹈,暂时吸引了徽宗全部的注意力。

很快,一杯香气氤氲的“龙团胜雪”,被双手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懒浮生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

一碗水饺

借腹惨死,重生后我抢她圣宠,夺凤位

伊蔻

让你出狱娶妻,你跑去沾花惹草?

六好青年

纤尘引之妄途

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