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绝地钩沉,公子,请喝茶,陈留居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子夜寒风,卷着葫芦河与虹桥两处大火未散尽的焦糊味,钻进这座极尽奢华的皇家园林。
奇花异石,在月光下投下斑驳阴影,都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与萧索。
宋徽宗赵佶,披一件玄色龙纹大氅,孑然立于一座假山之巅。
他睡不着。
城中两场冲天大火,像两道烙在天际的血色伤疤,也烙在他这位艺术天子的心头。
那火光,惊扰了他的美梦。
也动摇了他用无数财富与民脂民膏堆砌起来的,那个名为“盛世”的琉璃宝塔。
他烦躁。
不安。
于是,他不顾贴身大太监杨戬的劝阻,执意要来这艮岳走一走。
只有在这里,在他的艺术王国里,他才能找到片刻安宁。
他信步而行,绕过一块状如卧虎的太湖石。
眼前却出现了一座他从未见过的楼阁。
那楼阁修建得精巧雅致,飞檐翘角,与周围景致浑然天成。
若非他这位艮岳真正的设计者,旁人绝看不出这是后面加盖的。
楼阁匾额上,瘦金体题着三个字——“怀远楼”。
好一个“怀远楼”。
赵佶的眉头微不可查地一蹙,心中泛起一丝不悦。
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在他的艮岳里私自添建?
他推开楼门。
一股浓重的,混杂着檀香与北方皮革特有的腥膻气息扑面而来。
那气息,带着异域的粗犷,与汴京的雅致格格不入。
楼内陈设简单。
正中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画像。
画中人,身着皮裘,面容威严,目光如鹰,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破纸而出。
赵佶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认得这幅画。
更认得画中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陛下,您怎么深夜来此?”
一个谄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应奉局提举朱勔,不知何时已出现在门口。
肥胖的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惊惶与恭敬。
“朱爱卿,这‘怀远楼’,你建的?”
赵佶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回陛下,正是微臣。”朱勔躬身。
“微臣想着,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当有容纳四海之胸襟。在此处供奉辽太祖画像,既能彰显陛下怀柔远人之仁德,亦可使辽使来访时,感念陛下天恩,不敢再生事端。”
好一个“怀柔远人”。
赵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信步走到一旁的紫檀木长案前。
案上,文房四宝俱全。
一张刚刚画了一半的地图,随意压在镇纸下。
他虽是皇帝,骨子里却是个顶级的艺术家。
他对线条、色彩、构图的敏感,远超常人。
只一眼,他就看出,那地图画法,山川走势,河流标注,绝非大宋的舆夫所为。
那是一种粗犷、雄浑,带着征服意味的北方笔触。
他状似无意地拿起地图,目光落在地图的右上角。
两个清晰的契丹文字,如毒蛇般刺入他的眼帘——幽州!
赵佶的心,猛地一沉。
自己的皇家园林里,建一座供奉着敌国开国皇帝的楼。
楼里还藏着对方战略要地的地图。
这叫“怀柔”?
这分明是把一把刀,插在大宋的咽喉上!
朱勔的脸色,瞬间惨白。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
他没想到,官家会看得如此仔细。
赵佶将地图缓缓放下,脸上依旧挂着那抹高深莫测的微笑。
他转身,拍了拍朱勔的肩膀。
“朱爱卿,有心了。”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转身走出了怀远楼,将一室的阴谋与惊惧,都留在了身后。
但那颗怀疑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回到寝宫,赵佶依旧心神不宁。
他挥退了所有人,只宣召一人。
“传李师师,入宫抚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