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失踪,青山,会说话的肘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p>
</p>
陈迹对太子拱手道:“殿下,您看这边军忙碌之事,并非临时为了演场戏而准备的。”</p>
太子若有所思:“怎么讲?”</p>
陈迹指着边军甲士说道:“边军军资匮乏,寻常士兵只能穿戴藤甲,军械残缺。若按市价,开一石的硬弓所需八两银子,这种弓在边军里,将士必定极其珍惜……”</p>
齐斟酌打断道:“你到底要说什么?长话短说!”</p>
张铮嘿了一声,便要策马上前与他理论。</p>
陈迹抬手止住张铮动作,继续说道:“硬弓易裂,牛筋弦易脆,所以非战时不上弦。我等下午进城时,边军将士的弓都插在背后的箭囊里,并未上弦。而现在,佩戴硬弓的边军将士已经全都扎上了牛筋弦,无一例外。若只是演一场戏,边军是舍不得这么做的。”</p>
李玄摇摇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要演戏的是胡钧羡与周游,他们二人只会对底下将士说有敌来犯即可,怎会将谋逆的念头说给所有人听?所以边军将士是真的以为景朝天策军要来了。”</p>
陈迹沉默片刻,转而说道:“各位不觉得,城墙上的火光太亮了些吗?”</p>
太子疑惑道:“什么意思?”</p>
陈迹解释道:“若只有火把,决计烧不出这般火光的。如今城墙上亮如白昼,是城外正烧着大火……边军正在城外放火烧山,以免景朝军队来此伐树制造攻城器械。若不是真的大敌当前,胡总兵又何至于此?”</p>
未等旁人说话,陈礼钦怒道:“不学无术却在这里纸上谈兵,仿佛你亲眼看见边军放火烧山一般。都说了让你退下,殿下面前也是你能信口胡诌的地方?”</p>
陈迹沉默片刻,拨马退了回去。</p>
陈礼钦又对太子拱手道:“殿下,微臣教子无方,让您见笑了。”</p>
太子赶忙道:“陈大人这是何必,陈迹也不过是想出谋划策而已,不必责怪。”</p>
陈礼钦回答道:“殿下,当务之急还是小心边军狗急跳墙,若让他们挟持一国储君,恐怕会令陛下也陷入两难之地。”</p>
太子低头不语。</p>
李玄低声问道:“太子也觉得,城外真有景朝行官渗透到我宁朝腹地来?”</p>
太子坐于马上,仰头遥遥望着雄奇的城墙:“陈迹所言并非全无道理,这位陈家庶子观察细致,倒也没陈大人说的那般不堪。刘家叛乱时,景朝兵临崇礼关,若我记得没错,天策军不在其中。当时朝中堂官们还疑惑天策军去了哪,现在想来,很有可能真的悄悄来了固原。”</p>
李玄思索片刻:“若天策军真的来了,殿下才更该离开固原。您是千金之躯,若固原城破,恐会……”</p>
太子漫不经心问道:“可此时离开,万一撞见城外的景朝行官怎么办?”</p>
李玄劝慰道:“子午岭奇险,骑兵是绝对走不通的,粮草辎重也运不进来。即便天策军派了行官渗透过来,必然也只是一小撮人来截杀粮草、探听情报。羽林军五百骑军阵,便是对上景朝行官也可将其斩于马下。殿下,走吧!”</p>
太子沉默许久,最终还是摇头:“李将军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宁朝将都城从金陵迁至京城,便是天子守国门之意。怯战之人,配不得这宁朝的大好江山。”</p>
李玄闻言,当即激动得抱拳行礼:“殿下教训得是。殿下之胸襟魄力,令末将自惭形秽,您将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p>
“未定之事休要胡言,”太子温声打断道:“李指挥使不必自责,我明白你是为了我的安危着想……走吧,回都司府,其余事从长计议。”</p>
说罢,他拢了拢肩上的狐掖裘,又深深看了一眼城楼,这才拨马回转。</p>
羽林军拱卫着太子一路疾驰,趁着夜色返回都司府。</p>
到得都司府门前,太子翻身下马,将缰绳递到李玄手中:“务必安顿好陈大人与其亲眷……”</p>
说话间,他回头扫视身后:“咦,张夏姑娘呢?”</p>
李玄微微一怔,回头看去,羽林军的后面哪还有张夏与张铮的身影?</p>
他迟疑道:“想来是我羽林军走的太急,致使他们掉队了?太子且先进府中歇息,末将这就带人去寻!”</p>
齐斟酌在一旁说道:“殿下,末将方才亲眼看见他们在疏勒街走了另一条小路,是他们主动走的,不是掉队。我猜,他们是怕跟着咱们会被边军谋害,所以偷偷逃走了。走得不止是张铮与张夏,还有那个名为陈迹的小子和他的随身丫鬟。”</p>
太子沉默片刻,展颜笑道:“既如此,便随他们去吧。”</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