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枣据《船赋》,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船赋
枣据
伊大钧之播气,播品类乎十方。
惟舟楫之作造,谅利物之可章。
所以济难于夷庚,拯溺乎吕梁。
邈沦波而独往,任造适而靡常。
于时商人入宿,发舲千里。
洪榜在棹,轻舟泛水。
沦波歙忽,载沈载浮。
灵鹢鼓舞,鹢首翳流。
商客齐唱,嘈囋相和。
榜人逸歌,声流长河。
虽中川之惊波,固安思于所托。
……
赏析:
枣据的《船赋》以独特视角描绘船,从其诞生背景、功能作用到航行场景,展现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
一、主题思想
1. 强调船的实用价值:开篇从大自然孕育万物引入船的制造,指出船“谅利物之可章”,点明其对万物有利的特性。接着通过“济难于夷庚,拯溺乎吕梁”,具体阐述船能在水上通途助人摆脱困境,在危险水域拯救溺水者,突出在交通运输与救助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船作为重要工具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贡献。
2. 展现水上航行场景与商业活动:“商人入宿,发舲千里”描绘商人乘船行商,体现船在商业运输中的关键作用,反映当时水上商业贸易的繁荣。“洪榜在棹,轻舟泛水。沦波歙忽,载沈载浮”等句,生动呈现船在水中航行的动态,展现水上航行的真实场景,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船行水上的情景。
3. 表达对船的信赖与安全感:尽管船行于中川会遇惊波,但“固安思于所托”表明人们因船可靠,即便面对危险,内心仍能安定,传达出对船的信赖,从侧面进一步强调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艺术特色
1.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先从自然造化引出船的制造及价值,再描述船的实际用途,接着展现水上航行及商业活动场景,最后表达对船的信赖,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让读者逐步深入了解船的多方面特点。
2. 描写生动,画面感强:运用“沦波歙忽,载沈载浮。灵鹢鼓舞,鹢首翳流”等语句,细腻描绘船在水中航行时水波起伏、船身浮沉,以及船头装饰如灵鹢飞舞遮蔽水流的画面;“商客齐唱,嘈囋相和。榜人逸歌,声流长河”则从声音角度,营造出热闹的水上航行氛围,使读者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3. 语言质朴,简洁明快:语言质朴平实,不堆砌华丽辞藻,却能精准传达船的特点、航行场景及人们的感受,简洁明快地展现主题,让读者清晰理解作者意图,体现质朴自然的文风。
……
解析:
1. 伊大钧之播气,播品类乎十方。
- 字词解析:
- “伊”为句首发语词,无实际意义,用于引出下文论述,使行文更自然流畅。
- “大钧”在古代文化语境中,常指代大自然,强调其主宰万物、孕育化生的力量。
- “播气”指大自然播散阴阳之气,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二气交感而生,这里体现了万物起源的观念。
- “品类”即万物的种类,涵盖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物质。
- “十方”代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泛指整个宇宙空间。
- 整体理解:此句开篇立意高远,从宏观角度阐述大自然通过播散阴阳之气,使得万物在宇宙间各个角落得以孕育生长。为后文论述船这一人类创造物的诞生,奠定了广阔的宇宙自然背景,暗示船也是在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适应自然的智慧中应运而生的。
2. 惟舟楫之作造,谅利物之可章。
- 字词解析:
- “惟”在这里作为引出特定论述对象的词,将话题聚焦到“舟楫”上。“舟楫”分别指船和桨,此处代指船这一水上交通工具。
- “谅”有确实、诚然之意,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
- “利物”体现了船对人类及万物的实用价值,即有利于各种事物。
- “章”通“彰”,意为彰显、显现。
- 整体理解:该句直接表明船的制造,确实能够彰显其对万物有利的特性。这是对船存在意义的高度概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前文大自然造化万物的背景,又引出下文对船具体功用的详细描述,让读者明确船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3. 所以济难于夷庚,拯溺乎吕梁。
- 字词解析:
- “所以”在此表示船所具备的功能和用途。
- “济难”即帮助人们摆脱困难,突出船在应对困境时的作用。
- “夷庚”原指平坦的大道,在文中指代水上的通途,强调船能在水上顺畅行驶,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
- “拯溺”意为拯救溺水的人,体现船在救援方面的功能。
- “吕梁”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描述为水流湍急、危险重重的水域,代表了充满危险的水上环境。
- 整体理解:此句具体阐述了船的两大重要功能。一方面,它能够在水上如同在平坦大道上一样,帮助人们在出行或运输等活动中摆脱可能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当有人在如吕梁般危险的水域遭遇溺水危机时,船又能充当救援工具,拯救生命。通过这两个场景的描述,生动展现了船在交通运输和救助生命方面的不可或缺性。
4. 邈沦波而独往,任造适而靡常。
- 字词解析:
- “邈”有遥远、邈远之意,描绘出船航行在广阔水面上,驶向远方的情景。
- “沦波”指水面上的层层波浪,突出船航行的环境是在水波荡漾的水上。
- “独往”体现船在水上航行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受过多限制。
- “任”有听任、任凭之意,强调船航行的自由状态。
- “造适”表示船能够到达适宜的地方,满足人们前往不同目的地的需求。
- “靡常”意为没有固定的规律或模式,说明船的航行路线和停靠地点较为灵活多样。
- 整体理解:该句生动地展现了船在水上航行的自由与灵活性。它在浩渺的水波上独自驶向远方,听凭人们驾驶它前往各个合适的地方,航行路线和方式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缚。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船在水上运输中的便利性,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在广阔天地间自由航行的意境。
5. 于时商人入宿,发舲千里。
- 字词解析:
- “于时”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引出下文所描述的场景发生的时间背景。
- “商人”点明使用船的主体人群,反映了船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 “入宿”指商人进入船中住宿,说明船为长途行商的商人提供了生活起居的空间。
- “发舲”中“发”是出发的意思,“舲”指有窗户的小船,这里代指船,“发舲千里”表明商人乘船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突出船作为商业运输工具,助力商人进行长途贸易活动。
- 整体理解:此句描绘了一幅商业运输场景,在特定的时刻,商人们登上船住宿,然后乘船向着千里之外的目的地出发。通过这一描写,具体体现了船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当时商业贸易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当时水上商业运输的繁荣景象。
6. 洪榜在棹,轻舟泛水。
- 字词解析:
- “洪榜”指大船桨,“榜”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船桨,“洪”表示大,突出船桨的粗壮有力,是驱动船只前行的重要工具。
- “棹”同样指船桨,与“洪榜”同义复用,进一步强调船桨的作用。
- “轻舟”描绘出船身轻盈的特点,体现船在水上航行时的灵动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