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出远门
我热痢的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出远门,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我热痢的马,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坛是炸好的肉酱,拌面就饭都香!这罐是腌的脆瓜咸菜,清爽开胃!这包是炒熟磨细的米粉,拿开水一冲就能喝,顶饿!还有这些新烙的油酥千层饼,用油纸包好了,路上垫肚子…”王氏一边絮叨,一边手脚麻利地将东西往一个结实的藤编大箱笼里装。箱笼里,除了吃食,还有浆洗得干干净净、叠放整齐的换洗衣物,厚实的新棉袜,甚至还有一小包常用的伤风药丸。
“娘,够了够了,忠叔说路上客栈也能打尖的。”李明看着那几乎要塞爆的箱笼,有些无奈。
“你懂什么!”王氏瞪了他一眼,眼圈却微微泛红,“出门在外,哪有家里方便?穷家富路!多带点总没错!万一…万一不合胃口呢?万一找不到干净地方呢?”她说着,声音不由自主地带了哽咽,连忙转过身去,假装整理箱笼的搭扣,用袖子飞快地揩了下眼角。
李芸则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小巧精致的香囊。一个靛蓝色,针脚细密,绣着几竿挺拔的翠竹;另一个则是藕荷色,绣着几朵祥云。里面塞满了晒干的薄荷、菖蒲、艾草等物,散发出提神醒脑的清凉气息。
“喏,拿着!”李芸将靛蓝的递给李明,藕荷色的则塞进箱笼角落,“这个你随身带着,考场上脑子发昏时闻一闻,提神!这个放衣服里,防虫防霉,还能沾点香气,省得你几天不换衣服熏着考官!”她努力用轻松的语气说着,试图冲淡离别的愁绪,但眼底深处的不舍和担忧却清晰可见。
李朗也来了。他没有多言,只是将一块用上好丝绢包裹的物件放在李明书案上。解开绢布,里面是一方墨色沉静、质地细腻的墨锭,隐隐透着松烟的清香,墨身侧面用极细的刀工刻着两个小字——“守拙”。
“这是当年我府试前,父亲赠我的。”李朗的声音低沉,“徽州老胡开文的上品松烟。墨性沉稳,发墨如油,落纸不晕不散。府试文章,首重‘稳’字。望你持此墨,守心守拙,笔落千钧。” 他拍了拍李明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启程的日子转眼便到。天色未明,李家小院已灯火通明。一辆半旧的青篷马车停在院门外,忠叔穿着厚实的棉袄,戴着毡帽,正一丝不苟地检查着车辕、辔头,给马匹喂着豆料。他身形不高,背脊却挺得笔直,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眼神沉静而专注。
张铁柱也早早到了。他背着个比李明小一号的箱笼,穿着新浆洗的青布长衫,脸上带着兴奋又紧张的红晕,见到李明,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明哥儿!咱们…咱们真要去府城了!”
王氏拉着李明的手,一遍遍地整理他其实早已整齐的衣襟领口,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反复的叮咛:“路上听忠叔的话…跟铁柱互相照应…冷了添衣,饿了就吃…考场上莫慌,仔细审题…考完了就赶紧回来,娘在家等你…”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泪水终究还是没忍住,滚落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