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算法的倒刺
汪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7章 算法的倒刺,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汪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你们可以赶我走,可以起诉我,可以威胁我的家人……但你们阻止不了这个公式,阻止不了这个数字。它已经播撒出去了。”
说完,他不再看他们惊怒交加的脸,转身大步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空调似乎也停了,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清脆而坚定。
林野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曼哈顿下城,劳工组织“全球呼声”的办公室。办公室不大,墙上贴满了各国劳工的黑白照片,背景是各种工厂、矿场、农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旧纸张的味道。
莎伦,一个有着锐利眼神和沙哑嗓音的资深活动家,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她抬头看到林野,眼睛一亮,但随即皱起了眉:“空调又坏了?你脸色很差。”
“习惯了。”林野把道尺放在桌上,莎伦的目光立刻被那古旧的青铜吸引。“老周留给我的。”
“老周……”莎伦的声音低了下去,她认识老周,那个在刚果矿场坚持记录下每一笔不合理罚款的硬汉。“他最后怎么样了?”
“矽肺。”林野的声音很轻,“他没拿到那17万赔偿,连11万罚款都拿不到,因为‘不符合事故标准’。他最后给我打电话,只说了一句话:‘林,别让他们把账算歪了。’”
莎伦沉默了,她拿起道尺,仔细端详着尺尾的刻字,手指轻轻拂过那两个数字。“1435-38……天哪,老周一直没说。”
“他说,等时机到了再说。”林野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正在流动,像一条条发光的河流。“时机到了。我刚从他们那里出来,他们想封我的口。”
他调出刚才会议的白板照片,指着上面的公式和道尺的阴影。“你看这个‘38’,老周的尺子,和我的公式,它们在同一个地方。”
莎伦把审计报告摔在桌上时,咖啡溅在了“林野”两个字上。“他们要起诉你。”她的手指划过报告上的红章,“跨国企业联盟的律师团说,你的公司‘扰乱市场秩序’,要求禁言。”
林野正在用道尺丈量桌上的《全球劳工权益公约》,尺身的刻度与公约里的“公平补偿”条款严丝合缝。“他们怕的不是起诉。”他说,“是这个公式会变成病毒。”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全球地图上正闪烁着红色光点——那是收到公示的劳工组织、工会、甚至个体工人。每个光点都在上传数据:某电子厂的加班时长、某矿场的事故死亡率、某服装品牌的碳税规避金额……这些数据被道尺的螺旋纹算法处理后,自动生成“实际所得”曲线,像一把把竖起的剑,指向企业的财务报表。
“昨天半夜,丰田的泰国工厂工人用道尺量了流水线的传送带。”林野调出一段视频,画面里,一个戴工牌的年轻人举着道尺,对着镜头说,“我们的时薪是300泰铢,但传送带的转速被调快了15%,这多出来的5%工时,算不算剥削?他们用我们的身体磨损来提高利润,这3.8倍的利润里,有没有我们被磨损的骨头?”
莎伦的眼睛亮了,那是一种久违的、充满斗志的光芒。“我去联系日内瓦的媒体,让《日内瓦公约》的专家解读你的公式。还有,联系那些被剥削的汽车公司、资源巨头、服装品牌,让他们自己的人民说话。”
林野看着她的背影,充满了力量。他摸出老周留下的铁盒,盒底压着张泛黄的纸条,是老周的字迹:“道尺不是尺子,是秤。它称的不是长度,是人心。”
窗外的曼哈顿依旧繁华,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但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一把古老的青铜尺,正用它螺旋的纹路,丈量着新时代的剥削,称量着那些被金钱和规则压下去的人心。道尺投下的阴影,正在会议室的白板上,在莎伦的电脑屏幕上,在整个世界的数字洪流中,悄然蔓延,像一种无声的、带着倒刺的控诉。而林野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老周师父的师父,1903年的东非铁路,他们用生命和骨粉丈量过的苦难,正在通过这把尺子,通过这个公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出回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