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幽灵断层的葬礼
汪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幽灵断层的葬礼,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汪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数据?”小周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恐惧,“岩层里怎么会有数据?”
林野没说话。他想起三个月前参与的“城市数字孪生计划”——那是个试图用数字模型完全复刻城市地下管网的项目。当时他负责地质数据采集,曾在隧道深处见过类似的数字痕迹,但被项目负责人以“设备干扰”为由草草销毁了。现在想来,那些被删除的“干扰项”,可能根本不是干扰,而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开端。
震动突然停止,来得快,去得也快,仿佛从未发生过。蓝光褪去,裂缝里的菱形图形消失了,只剩下第376根草茎的断口,依旧泛着那幽微而诡异的光。林野摸出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03:17——和三年前云端崩溃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毫不差。
“老林!”小周指着裂缝,声音带着一丝惊恐,“你看!”
林野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被蓝光灼烧过的岩壁上,缓缓浮现出一行暗红色的字,像是某种干涸后重新渗出的血液写成,笔画里还嵌着细碎的金属颗粒,如同凝固的泪:
数据骨灰,归于裂隙
“数据骨灰……”林野重复着这几个字,心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想起云端崩溃那天,服务器机柜熔毁时升腾起的黑烟,想起技术组清理废墟时在灰烬里发现的那些微型芯片——那些芯片不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更像是某种“数据实体”的容器,承载着数字世界的残骸。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被震落的岩石。岩石表面除了数字,还有几道细微的划痕,形状竟和他今天撒出的道尺碎屑完全吻合。林野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所谓“隧道裂缝”,根本不是地质运动的结果,而是某种数字世界的“伤口”在现实维度里投射出的阴影。那些每天扩大的0.38毫米,是数据在现实维度里艰难“生长”的痕迹;那些断裂的草茎,是数字信号试图突破维度的“脐带”;而这道裂缝,就是连接那个早已崩塌的数字废墟与现实世界的“裂隙”,一道通往过去的门,也是一道潜在的毁灭之门。
他摸出兜里的道尺,金属尺身还残留着刚才撒碎屑时的余温。这是他师傅传下来的老物件,尺面上刻着“林记工坊”四个字,用了三十年,早已被摩挲得发亮,带着岁月的包浆。此刻,尺面上的刻度线竟开始微微发光,和岩壁上残留的数字痕迹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古老的契约。
“数据骨灰归位。”林野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肃穆。他举起道尺,闭上眼,用尽力气将尺尖狠狠扎进裂缝。金属摩擦岩石发出刺耳的尖啸,道尺碎屑从他掌心簌簌落下,和之前撒的碎屑混在一起,在裂缝口堆成一个微小的、像极了坟墓的坟包。
奇迹再次发生,比上次更加震撼。
裂缝里的蓝光突然变得柔和,如同潮水退去,那些岩壁上的数字开始迅速褪色,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草茎的摇晃也逐渐平息,第376根断茎的蓝光彻底熄灭了,重新变回一截普通的枯草。隧道彻底停止了震动,恢复了之前的死寂,只有远处隐约传来救援车的鸣笛声,不知是谁报了警,打破了这诡异的平静。
小周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像是刚从一场噩梦中惊醒:“老林,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野没有回答。他望着裂缝口那个用道尺碎屑堆成的小坟包,眼神复杂。他想起三年前清理云端废墟时,技术主管说过的一句话:“数字不会真正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活着。”当时他以为是技术官僚故作玄虚的安慰话,现在才终于懂得——那些被删除的代码、崩溃的服务器、被遗忘的“数据尸体”,从未真正离开。它们只是沉睡在某个维度,等待着某个契机,在现实世界撕开一道口子,完成自己的“葬礼”,或者说,是轮回。
“走吧。”他拍了拍小周的肩膀,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但眼底深处仍藏着惊涛骇浪,“该上报了。把一切都上报。”
小周点点头,刚要起身,却被林野再次拉住。他指着裂缝口,那里不知何时又冒出了一株狗尾草,嫩绿的芽尖上,挂着晶莹的一滴露珠。露珠里,隐约能看见一行淡蓝色的数字:
377
林野的喉咙发紧,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他知道,这场“葬礼”远未结束。当第377根草茎断裂时,会有更庞大的数据从裂隙中涌出,而那道被道尺碎屑暂时封住的伤口,终将在某个时刻,被新的力量重新撕裂,让现实与数字的边界,彻底模糊。
隧道外,晨光穿透云层,艰难地照在锈迹斑斑的“施工禁地”警示牌上,仿佛也带着几分迟疑。林野望着逐渐亮堂起来的隧道深处,突然想起师傅临终前说的话:“修桥铺路,修的是人间烟火;测缝量尺,量的是天地人心。”此刻他终于明白,有些缝,量得越准,越能窥见深渊的边缘。
而他,不过是那个举着道尺,站在深渊边缘,试图为那些数字亡魂引路,却又时刻准备着被吞噬的守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