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海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2章 伏尔加河的最后冲刺',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文字的海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中部方面军指挥官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突破,战局将会对德军愈发不利。经过紧急商讨和分析,他果断决定调来了重炮部队。重炮部队迅速抵达指定位置,一门门重炮如同一头头钢铁巨兽,威风凛凛地对准了苏军阵地。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重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巨大的威力砸向苏军阵地。刹那间,苏军阵地上火光冲天,爆炸声连绵不绝,大地在剧烈的震动中仿佛都要被撕裂。苏军的阵地被炸得千疮百孔,防御工事大多被摧毁,士兵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轰击打得晕头转向。

趁着苏军阵地陷入混乱之际,中部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紧密协同,发起了冲锋。装甲部队在前开道,坦克的履带滚滚向前,强大的火力压制着苏军残余的抵抗力量。步兵们则紧跟其后,呐喊着冲向苏军阵地。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子弹横飞,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部方面军终于撕开了苏军的防线,艰难地向前推进了2公里,距离伏尔加河还有195公里。这场战斗,让中部方面军的士兵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前进开辟了道路。

南部方面军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苏军设置的一系列异常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包括一座座碉堡,如同一个个钢铁堡垒,矗立在阵地上;还有一条条又宽又深的反坦克壕沟,如同大地的裂痕,横亘在德军前进的道路上;以及一道道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如同一张张大网,阻挡着德军的脚步。这些工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一道几乎难以逾越的屏障。

南部方面军深知,要突破这道防线绝非易事。他们先用火炮对这些工事进行了长时间的猛烈轰炸,试图以强大的火力摧毁它们。炮弹如雨点般落在苏军的防御工事上,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然而,苏军的碉堡建造得十分坚固,普通炮弹对其造成的伤害有限,难以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面对这一困境,南部方面军指挥官当机立断,派出了装备火焰喷射器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朝着碉堡艰难接近。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断躲避着苏军的火力攻击。当接近碉堡后,特种部队迅速利用火焰喷射器向碉堡内喷射火焰。熊熊火焰如一条火龙般冲进碉堡,瞬间将碉堡内变成了一片火海。碉堡内的苏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火焰逼得无处可逃,发出阵阵惨叫。随后,工兵们迅速上前,开始清理反坦克壕沟和铁丝网。他们冒着苏军的火力,用各种工具拆除铁丝网,填埋反坦克壕沟。在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后,南部方面军终于成功突破了苏军的防御工事,推进了4公里,距离伏尔加河约180公里。战场上,到处是燃烧的火焰和弥漫的硝烟,见证了这场激烈战斗的残酷与艰辛。

在伏尔加河以东,苏军并未因德军的攻击而放弃搬迁工作,他们依然在竭尽全力地进行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尽管桥梁被炸断,运输船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利用临时搭建的浮桥和仅存的一些小型船只,尽可能地将剩余的物资和人员运往河西。为了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苏军还加强了对搬迁路线的防空和地面防御。他们在沿途部署了大量的防空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天空,以防德军再次发动空袭。同时,在地面上也增加了巡逻部队,加强了警戒,以抵御德军可能发起的地面攻击。

傍晚,夕阳如血,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火红,仿佛是这场残酷战争的写照。各方面军按照惯例,通过加密通讯线路向我详细汇报了当日的战况。我静静地听着,心情沉重而又坚定。我深知,苏军在伏尔加河西岸的防御愈发坚固,如同一块坚硬的磐石,难以轻易撼动。最后的胜利虽然看似近在咫尺,但要真正达成目标,德军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承受更多的牺牲。我通过通讯设备,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鼓励各方面军保持高昂的斗志,不可有丝毫懈怠。继续仔细观察战场局势,寻找苏军防线的薄弱点,运用更加巧妙的战术,突破苏军的防御,早日完成占领伏尔加河西岸的战略任务。因为我们离胜利越近,苏军的抵抗将会越疯狂,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德国的荣耀,为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奋勇向前,绝不退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被夺一切后我成了仙道魁首

盛唐无夜

玩转纽约,大洋马来来来

吴越人士

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寂寞的人啊

挂机收菜,摆烂也能成大佬

海海的迷子丫

永不褪色的印记

飞天蛇之越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吞金兽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