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噢噢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调研组下乡,赵全军完美应对,重生70,断亲后渔猎兴安宠知青,噢噢噢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孟书记,这就是那个养鹿厂啊,外面传得那么玄乎,今天一看,比不上隔壁市的国营鹿厂。”

市里调研组带队的组长是常务副市长刘海洋。

调研组的组员什么部门的都有。

陪同调研组的领导只有两个。

一个是过年都没回家的孟育良,还有就是那个赵全军猜测空降到兴安县的二把手陈思路。

这两个兴安县领导,都没有机会和赵全军通风报信,就被调研组裹胁着到马蹄屯来了。

“刘市长,您要知道这养鹿厂是赵全军注资修建的,里面的梅花鹿都是我们兴安猎人抓来的,本质上没有花多少钱,肯定也比不上国营鹿厂的规模了,但一个村屯,三十几户人,想要靠这个养鹿厂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孟育良已经把牛皮吹出去了,至于养鹿厂能不能养活马蹄屯这些乡亲,这还有待商榷。

“一路走过来,马蹄屯的社员都还在从事生产劳动,那就说明他们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个养鹿厂上。”

“虽然还没见到那个赵全军,但我已经对他产生好奇了。”

这话是陈思路说的。

他看上去最多三十岁,戴着棕色边框的眼镜,脸上玩味的表情似乎显得他很厉害。

调研组的人对陈思路也都比较客气。

刘海洋更是开启夸赞模式,一个劲儿说陈思路的好话。

“小陈是经济学家,看的就是比我们深比我们远啊,赵全军和马蹄屯生产队队长在办养鹿厂的同时依然以生产为第一要紧的事情,这就说明他们没有忘本。”

让乡亲们回去继续务农,是赵全军的一点小心机。

主要也是因为养鹿厂用不了那么多人,完成基础建设后,养梅花鹿可能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够了。

绝大部分乡亲都回去务农,可以保证今年的收成不会比去年低。

然后养鹿厂形成的收益就成了额外收益。

赵全军这么搞,就是想让调研组给他评价一句话。

脚踏实地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农民的本分可不就是种地么。

孟育良是知道在过年前,马蹄屯所有乡亲几乎都投身到养鹿厂的建设中。

现在赵全军把人都撤走了,让他很意外。

不过现在来看,效果是好的。

............

这些领导进入养鹿厂后,就能看到养鹿厂的全貌了。

林子保留了一部分让梅花鹿可以藏身,它们受到惊吓的时候可以躲进树林里。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养殖。

梅花鹿基本不怎么怕人了。

马二满只要把饲料拿出来,它们自己就会过来吃。

赵全军和马荒子吵着吵着,看到调研组这群领导,也就都正经了起来。

孟育良也赶紧为调研组的人介绍。

“诸位,这位就是赵全军,马蹄屯养鹿厂的厂长。”

马荒子入不了孟育良的眼,自然也就没有被介绍,其余人也都知道赵全军才是那个话事人。

“全军,这位是调研组组长,爱辉市常务副市长刘市长,这位是新上任的兴安县县长陈思路,现在兼任调研组副组长。”

孟育良也介绍了一下刘海洋和陈思路。

二人也很客套地跟赵全军打了个招呼。

但赵全军对陈思路这个空降的兴安县二把手兴趣最大。

一是对方年轻。

二是对方这个名字也太搞了。

陈思路。

沉思录.......

怎么看这个名字,就好像看到了陈思路将来必定要被双规啊,而且还要上内部的法制节目。

“领导们今天中午留在这儿吃饭吧,兴安岭别的没有,山珍野味的滋味都很不错。”

赵全军先提吃饭的事,今天怎么也要把调研组留在马蹄屯待一天。

陈思路比赵全军大不了几岁,他的锋芒初显,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赵全军,刘海洋都没说话,他就发表意见了。

“吃饭的事情还是免了吧,我们这些人占社员的便宜总归是不好的。”

马荒子听到这话就急了。

“县长,不占便宜,不占便宜,我们准备的都是野味,不是队里养的那些牲畜。”

听到野味,调研组其他人都想着要尝一尝。

可陈思路还是要摆谱。

“就算是野味,也不太好,调研组来马蹄屯第一天,就大吃大喝,传出去影响不好。”

赵全军算是看明白了,陈思路就是个小年轻,脑子里装的是主义,做人做事那真叫一个轴。

“既然陈组长觉得影响不好,那就给钱吧,每个人按照五毛钱的标准,调研组二十四个人,拿十二块钱出来当做今天的餐费。”

看到陈思路装起来了,赵全军也不让着他。

且不管陈思路有什么背景。

就凭他这么刁难人,赵全军就不可能让他顺心。

“哈哈,小陈和赵厂长说的都很对,今天我们就当照顾马蹄屯的乡亲,每个人拿一块钱出来,中午这顿要吃好,夜晚那顿吃中午的剩饭,不要浪费。”

刘海洋不想在调研的第一天就跟当地闹出点矛盾,于是他就嘻嘻哈哈的让每个人掏出一块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临江剑侠风云传

欣欣悦城

从外门杂役开始修仙

海鲸宝宝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世子还没释怀呢?太子妃都显怀了

紫金乔

遵守怪谈规则,但没说不让超度诡

苗喵灵

清冷小道姑,为鬼请命

孙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