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风水师南北派之分
挽天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风水师南北派之分,天命神相:我以风水镇九州,挽天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派风水师,多以教派为传承,如龙虎山、茅山等,他们更倾向于入世,与权贵、官方合作,为国家社稷或豪门望族勘察风水、趋吉避凶。
他们深谙帝王之术,擅长布局大势,在四九城这样的权力中心,自然是如鱼得水,备受尊崇。
他们的风水之术,往往与国运、家族兴衰紧密相连,讲究的是“顺天应人”,以术法辅佐人间秩序。
而南派风水师,则多以家族姓氏为传承,最为经典的便是苏家。
他们更倾向于出世,隐于山林,或游历四方,不为世俗权势所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以术法感悟天地大道,修身养性。
他们更注重个体命运的勘察与调整,擅长寻龙点穴、化解个人灾厄。
对于四九城这种权力漩涡,他们往往敬而远之,认为过多地沾染世俗因果,不利于道行精进。
苏九作为苏家传人,自然更倾向于南派的理念,不愿在四九城久留,以免沾染太多不必要的因果。
王志远听闻苏九明日便要离开,便也没有过多的耽搁,说了几句客套话后,便将苏九送到了酒店门口。
“苏先生,您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会派人来接您。”王志远恭敬地说道。
“有劳志远兄了。”苏九点头回应。
目送王志远的车远去,苏九提着青铜鼎,走进了酒店。
他没有在四九城多逛,毕竟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
在酒店休息了一晚,他盘膝坐在床上,将青铜鼎放在面前,仔细端详。
这尊鼎虽然经历千年,却依然保存完好,鼎身之上,隐约可见古朴的符文流转。
转眼,第二天清晨,苏九便在王家安排的车辆接送下,前往机场,乘坐专机赶回江城。
飞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将四九城的繁华抛在身后。
苏九坐在宽敞的机舱内,闭目养神,脑海中回想着此行的种种经历。
到达江城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时分。
苏九被王家安排的车辆送回了自己家中。
他简单地收拾了下行李,将青铜鼎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房的角落,然后掏出手机,联系了自己大学的老师——王建成。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王建成的声音:“喂?小九啊,怎么突然想起给老师打电话了?你不是去四九城了吗?事情办完了?”
苏九笑了笑,说道:“老师,事情办完了。我这次回来,想跟您说件事,我准备捐献一件文物古董。”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王建成的声音:“捐献文物?什么文物?你小子什么时候搞到文物了?别是弄了什么来路不明的东西吧?”
王建成对文物的来源一向严谨,生怕苏九年轻气盛,误入歧途。
苏九知道老师的脾气,也不卖关子,笑着说道:“老师放心,来源绝对清白。我这次要捐献的,是一尊战国时期的青铜鼎。”
“什么?战国青铜鼎?”王建成声音猛地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你小子没开玩笑吧?战国青铜鼎可不是寻常物件!你现在在哪里?快告诉我!我要立刻过去看看!”
作为一名考古系教授,战国青铜鼎的诱惑力,对他而言是致命的。
苏九听着老师那焦急的声音,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师,您别急啊。我现在在家呢,您要是想看,我这就过来。”
“在家?那正好!你赶紧过来!我等你!”王建成语气急切,恨不得苏九立刻出现在他面前。
“好,老师,我半个小时后到。”苏九挂断电话,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半个小时后,苏九提着那个装有青铜鼎的木盒,来到了王建成家中。
他一进屋,就看到王建成焦急地站在客厅中央,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中的木盒。
“小九,快!快把东西拿出来让老师看看!”王建成迫不及待地说道,连招呼都顾不上打。
苏九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怀中的木盒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露出了里面那尊古朴厚重的青铜鼎。
王建成当即就拿起一旁的放大镜,凑上前去,仔细查看起来。
他的目光如炬,从青铜鼎的纹路、锈迹到器型、铭文,无一不仔细辨认。
不过第一眼,他就察觉到这尊青铜鼎的锈迹和土沁,与他平时在博物馆或资料中见到的传世品截然不同,透着一股新鲜的、刚出土的气息。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向苏九:“小九,这……这青铜鼎是刚出土的?”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刚出土的文物,往往意味着复杂的来源问题。
苏九点了点头,坦然应道:“确实是的,老师。”
王建成闻言,眉头紧紧皱起,他知道苏九不是那种会做违法乱纪事情的人,但刚出土的文物,即使是苏九,也难免会牵扯到一些麻烦。
他正要开口询问详情,苏九却再次开口,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老师放心,盗墓贼已经绳之以法了,古墓也被保护起来了。”苏九说到这里,语气微微停顿了一下:“不过,那座古墓不会被挖掘,因为那个地方特殊。”
他没有详细解释“特殊”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