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老乡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上梁大吉,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龙都老乡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更天,王谦就醒了。

不是公鸡打鸣吵的,而是肋间的伤疼得他睡不着。

他轻手轻脚地爬起来,生怕惊动睡在隔壁的父母和妹妹。

月光透过窗户纸,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王谦摸黑穿上那件杜小荷新做的蓝布褂子,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扯到肩头的伤。

褂子很合身,领口和袖口还细心地缝了暗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蟋蟀在墙角鸣叫。

王谦从水缸里舀了瓢凉水,抹了把脸,冰冷的水刺激得他彻底清醒了。

借着月光,他检查了一下昨天杜小荷给他包扎的伤口——还好,没有渗血。

\"吱呀\"一声,父母那屋的门开了。

王建国披着衣服走出来,看见儿子愣了一下:\"起这么早?\"

\"睡不着。\"王谦放下水瓢,\"爹,您再睡会儿吧。\"

王建国摇摇头,掏出烟袋锅子点上:\"老了,觉少。\"他借着烟袋的火光打量儿子,\"伤不轻吧?\"

王谦心头一跳,没想到父亲早就看出来了。他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哼,\"王建国吐了口烟圈,\"我儿子我能不知道?昨天走路都打晃。\"老爷子突然压低声音,\"别告诉你娘,她该担心了。\"

王谦鼻子一酸,重重点头。父子俩沉默地坐在门槛上,看着月亮慢慢西沉。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新的一天开始了。

\"爹,\"王谦突然开口,\"新房...您满意吗?\"

王建国眯着眼看了看那座在晨曦中渐渐显形的房子:\"嗯,比咱老屋强。\"他顿了顿,\"你比爹强,知道疼媳妇。\"

东方渐渐泛白,帮忙的人们陆续来了。最先到的是于子明,这小子今天穿得格外精神,劳动布裤子熨得笔直,还破天荒地梳了个分头。

\"谦哥!\"他老远就喊,\"吉时快到了!\"

紧接着是李卫国和刘大脑袋,两人一个扛着梯子,一个提着红布包。杜勇军一家也来了,杜小荷穿着件水红色的新褂子,辫子上扎着崭新的红头绳,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丫头真俊!\"李爱花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就去拉杜小荷的手。

刘瑞红也跟出来,两个老姐妹围着杜小荷啧啧称赞,夸得姑娘脸比衣裳还红。王谦站在新房前看着这一幕,胸口涌起一股暖流,连伤口的疼痛都减轻了几分。

卯时三刻,吉时已到。王建国作为一家之主,站在新房前清了清嗓子:\"今日犬子新居上梁,承蒙各位乡亲捧场...\"

简短的仪式后,最关键的环节开始了。几个壮劳力把系着红布的大梁缓缓吊起,王谦和杜勇军一人扶一头,小心翼翼地安放在房顶。按照习俗,上梁时必须说吉祥话,而且不能有半点磕碰。

\"东梁高,西梁宽,日子过得比蜜甜!\"杜勇军高声唱道。

\"上梁正,下梁端,子孙后代做高官!\"王谦接上。

底下围观的人们齐声叫好。杜小荷站在母亲身边,紧张得手指绞在一起,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那根大梁,生怕出什么差错。

大梁稳稳当当地安放好了,王建国立刻点燃了挂在院门口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中,杜小荷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馒头和糖果抛向人群,孩子们欢呼着争抢,场面热闹非凡。

\"祭梁!\"刘大脑袋拄着拐杖喊道。

王谦从于子明手里接过那个装着狍子肝的碗,恭敬地摆在大梁正中。这是猎户人家的传统,用最好的猎物祭奠新房,祈求山神保佑家宅平安。

仪式结束后,宴席正式开始了。院子里摆开了六张八仙桌,每桌都坐得满满当当。王谦作为准新郎,要挨桌敬酒。这可苦了他带伤的身体,但此刻也只能咬牙坚持。

\"谦儿,\"姑姑王淑芸把他拉到一旁,悄悄塞给他一个小布包,\"这是姑给你的,别让你姑父知道。\"

王谦摸了一下,硬邦邦的像是个镯子。他刚要推辞,姑姑却板起脸:\"拿着!我就你这么一个侄子,不给你给谁?\"说完还抹了抹眼角。

第一轮酒敬完,王谦的伤口已经疼得发麻。他趁人不注意,溜到厢房想喘口气。刚推门进去,就看见杜小荷正在里面整理被褥。

\"你怎么在这?\"王谦惊讶地问。

杜小荷转过身,手里拿着个药瓶:\"就知道你撑不住。\"她不由分说地把王谦按坐在炕上,\"把衣服解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离婚后金手指系统助我修仙暴富了

沐棠春

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

月球上的灌篮高手

四合院:我文笔如刀,搞废易中海

阿斗啊啊啊

吃蘑菇后,我成了绝世古仙医

李闲鱼

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龙宝宝

大明武尊

黄拾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