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吴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贻误战机,小和尚逃荒,四川吴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是江南大暑时节,将士穿着厚厚的麻布衣服,一路走一路酷热连天。官道几乎被灌木淹没,每前进一步,都会被荆棘刺得血肉模糊。
前面的开路先锋,脱光衣服披荆斩棘,一个个挥汗如雨。
陶冶看看无一朵云絮的苍穹,赤日如火球挂在头上,行军异常缓慢。
徐爷让他抄小路到清风岭,陶冶问了军中向导,清风岭危峰兀立,山下就是徐爷欲与蒙古人争夺的灌城,拿下灌城,脱脱再也到不了九江,将其牢牢地钉死在原地动弹不得。
义军的装备简陋,大多数军士还穿着草鞋,每天翻山越岭,一双草鞋还没穿上一天就报废了。
他们携带的草鞋用完了,这个可以自己想办法割藤蔓植物编织草鞋,但粮袋快干瘪了,饿肚子才是最大的威胁。
每天行军不到三十里,如今已经走了五天时间,山高林密,再怎么催促也快不起来。陡峭的山路,军士们一个一个的手足并用,像猿猴一样爬过去。
部队好不容易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突然看见一片废弃的村庄,而清风岭就在村庄的上方,高耸入云。
本以为可以好好修整一下,没想到却遭到了土着人的骚扰,他们夜里出来偷盗军士的辎重物资,什么都要,甚至盗走他们的裤子,有人将面临着光屁股赶路。那些土着人盗取物资轻车熟路,动作灵敏,一转眼就不见了。
陶冶的三千军士,非战斗减员上百人,再这样下去,估计不达目的地,就失去了战斗力。
本来,再坚持一下还能爬上清风岭,但天公不作美,一场冰雹夹带暴雨彻底让陶冶绝望了。
这是一个破败的村庄,冷风从破窗中灌进来,雨水从屋顶飞泄直下,军士们的单衣被淋湿,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
副将姚贵哭丧着脸说:“将军,这鬼天气要灭我们啊!”
陶冶看着这人间地狱般的风雨,不停地自我安慰:“风雨终将过去,蒙古王朝终将覆没,我们坚持吧。”
泥墙在雨水中一块一块塌下来,人们冻得上牙磕下牙。
正当大家身陷绝境中,副将姚贵提醒陶冶:“将军,大公子给你的锦囊,可以拿出来看看吧。”
陶冶摇摇头,一脸无奈:“在这荒山野岭,除了上天没人可以拯救我们的。”
“将军,你看看再说吧。”姚贵苦苦相劝。
陶冶再也经不住副将的哀求,极不情愿地摸出锦囊,拆开一看,只有无关痛痒的一行字:“雨后对天大喊呜呼呜呼。”
不看则已,一看陶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小孩子玩家家吗?”
副将姚贵说:“我们试试吧。”
待风雨稍微停顿,副将姚贵跟军士们一起高喊:“呜呼呜呼呜呼。”
声若洪流滚滚,响彻云霄。
回答他们的,只有山谷的回荡。
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好像山谷里真的有回应之声:“呜呼呜呼呜呼。”
于是大家平声静气,一个个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莫非上天显灵了?”姚贵一脸惊诧。
军士们再次拉高声调呼叫:“呜呼呜呼呜呼。”
不一会儿,只见树丛里呼啦啦窜出一群人来,为首者是个女子,他们身着大宋时期的服饰,朝着陶冶他们笑眯眯的走来。
那女子正是救马源一命的陈铁锤,只是陶冶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陶冶,但她跟马源的接头暗号,就是“呜呼呜呼”,她听到暗号后方明白,一定是马源的人找她有事,就带着一群人出现在陶冶面前。
陈铁锤提起两个大铁锤,很友好地问陶冶:“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陶冶忙向陈铁锤施礼,毕恭毕敬道:“我们奉马源将军之令,向姐姐求助。”
铁锤想了想,问道:“你说的可是马家庄的马源将军?”
陶冶答:“正是。”
铁锤忽闪着美丽的大眼睛:“你们这是去哪里?”
陶冶实话实说:“我们奉命到清风岭清剿蒙古人盘踞在灌城的军队。”
铁锤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好好好。”
随后对陶冶说:“既然是消灭蒙古人的军队,我们定当全力以赴帮助你们。”
她当即令人徐徐开启一道绿色的藤蔓大门,陶冶朝门中一看,却是另一番天地,只见茅舍整齐,人们身着大宋服饰列队迎接。
军士们吃上了热饭,在清澈的溪流里痛痛快快洗尽身上的尘垢。
陶冶谢过铁锤:“姐姐,我们马上要爬上清风岭。大恩不言谢,就此别过吧。”
铁锤笑了笑:“将军不急,今夜就在此地留宿,明天早上我给你们带路,要不了两个时辰就到了。”
陶冶大喜,欲再次跪地谢恩,却被铁锤制止:“将军勿要客气,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大事啊。”
陶冶心里着急也没用,他的手下实在太疲惫了。他想尽快跟徐爷取得联系,军情紧急,当初调兵时说,要趁着暴风雨袭击灌城。
如今暴雨已经过去,还能按原计划行动吗?
铁锤一听,突然黯淡了神色,摇摇头说:“将军,你们已经贻误了战机。”
陶冶吃惊不小:“你怎么知道的?”
铁锤一本正经地分析道:“你的主帅一定是个军事天才,他算准了今天要下暴雨,所以让你们的大军赶到,从清风岭上,神不知,鬼不觉发起进攻,把蒙古军队赶出城外。”
陶冶恍然大悟:“难怪如此!”
倏地,他满脸愧色:“可是我却贻误了战机,这是要杀头的。”
铁锤安慰他:“将军,没那么严重,我帮你派人去联络吧。”
陶冶求之不得,当即修书一封,让铁锤派人火速送达。
再说徐爷一直没有得到陶冶的任何消息,感觉自己失误了。从马家庄到清风岭近两百里山路,不仅天气炎热,此路还多年无人行走,说不定部队不仅走不出林子,还会被活活折磨死。他认为自己太轻率了,一支三千人的大军,就这样烟消云散?
蒙古军队擅长骑马厮杀,如果与他们展开肉搏战,徐爷认为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他调陶冶翻山越岭,出其不意推下滚石把蒙古军队赶出城,灌城待不下去,出逃的路尽是沾泥,如糯米饭裹在腿上,黏糊糊的拔不出腿来,徐爷则用战船逼近,只需弓箭手伺候,蒙古人在灌城经营多年的政权,将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当徐爷接到陶冶的来信后,异常开心,信上说当地武装配合他们,如今等待新的军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