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临行密密嘱
填海的精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临行密密嘱,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填海的精灵,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由检面色阴沉,手中紧握着辽东急报。
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
“王承恩,念!”
王承恩接过急报,高声宣读道:“出使朝鲜主使陈新甲奏报:臣等奉旨赴朝鲜交涉多尔衮等逆贼之事,朝鲜国主李倧推诿搪塞,拒不交出贼寇。臣限期三日,迫其答复。不料次日夜间,使馆突遭袭杀,臣身中三箭,随行七人殉国,朝鲜兵卒虽至,却坐视不理!事后,李倧竟称此乃多尔衮所为,非朝鲜之过······”
话音未落,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
礼部尚书黄道周怒喝道:“朝鲜蕞尔小国,竟敢如此猖狂!使团乃天子使节,朝鲜纵容贼寇袭杀,分明是藐视天朝!若不严惩,何以震慑四夷?”
倪元璐亦怒不可遏道:“朝鲜素来恭顺,如今竟敢包庇建奴余孽,更纵容贼人袭杀天使,简直是狼子野心!若不问罪,他日倭寇、蒙古皆可效仿,大明威严何在?”
李邦华更是怒发冲冠,厉声骂道:“朝鲜国主李倧,不过一介藩属,竟敢如此悖逆!昔日万历年间,若非我大明出兵援朝,朝鲜早亡于倭寇之手!如今忘恩负义,实乃禽兽之行!必须严惩······”
一时间,群臣激愤,纷纷痛斥朝鲜背信弃义。
就在此时,吏部尚书张慎言却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亦主张严惩朝鲜,挽回我天朝大国威严。但此时国内流寇初定,辽东还在开发,一切百废待兴。若贸然兴兵,恐耗费国力,不如遣使严词责问,令其交出多尔衮。倘若继续如此,再派兵讨伐也不迟。”
张国维亦沉吟道:“张尚书所言有理。朝鲜毕竟是我大明藩属,若大动干戈,反倒让建奴余孽坐收渔利。不如先施压,若朝鲜仍不悔改,再行征讨不迟。”
朱由检清楚,他俩这么说,绝不是怕战,而是担心兴兵会影响大明发展。
如今大明发展势头正盛,工农业正在持续发展。
与外邦交战,必然耗费国力,还会因之而让大明的发展迟缓。
他们在权衡利弊,绝不是惧战。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
“朝鲜若不严惩,日后诸藩皆可效仿!当速派大军,直捣汉城,擒拿李倧和多尔衮,以儆效尤!”
“此一时、彼一时,朝鲜虽有过错,但此时国内未稳,不宜大动干戈。可先施压,若其仍不悔改,再行征讨······”
两派争执不下,朝堂上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
就在此时,崇祯缓缓起身,目光冷峻地扫视群臣。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崇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朕以为,朝鲜之事,已非简单交涉可解,得靠拳头方可解决。”
他猛地一拍御案,厉声道:“使团遇袭,七人殉国,陈新甲重伤,此乃奇耻大辱!若大明对此忍气吞声,天下藩属岂不皆以为我朝可欺?”
朱由检目光如炬,一字一顿道,“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发兵朝鲜,问罪李倧,擒杀多尔衮!”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李邦华急忙劝谏道:“陛下,万万不可!御驾亲征非同小可,此时又值深秋,不如遣一大将统兵,陛下坐镇京师······”“不必再劝!”
朱由检崇冷声打断道,“朕已两次御驾亲征,皆大胜而归。此战,朕必亲征!”
范景文亦劝道:“陛下,朝鲜山高路远,恐怕陛下水土不服······”
崇祯冷笑一声道:“讨伐建奴时,诸位就以水土不服劝过朕,可朕在辽东吃得香,睡得熟,还一举将辽东诸地收复,还活擒皇太极。”
“讨伐河南流寇,你们也这样劝过,结果呢?朕没有一点影响,还歼灭河南流寇,活捉李自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