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9章 《深夜的复盘》,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夜的复盘》
午夜的示教室亮着盏落地灯,光晕在顾承川的白大褂上投出倾斜的影。手术录像定格在第四次调整前的 0.3 秒,沈星遥的红绳在患儿腕间划出银亮的弧,与监护仪的心跳曲线在屏幕上形成完美的正弦共振。
“顾老师,” 郑义的平板在寂静里发出轻响,实习生的影子被灯光拉长,“AI 模拟了 108 种操作路径,只有您选择的 95% 贴合度,让心肌耗氧量与肺泡通气量形成共生波峰。” 他指着屏幕上的双曲线,交汇点像枚金色的纽扣,“坚持到 100%,肺水肿概率 78%;收手在 95%,这个数字降到 5%。”
顾承川的指尖划过显示屏,触到沈星遥红绳在录像里的残影。他突然想起父亲在防汛医疗站的帐篷里,用渔线缝合膈肌破裂时说的话:“真正的稳,是让伤口跟着呼吸张合,而不是用针线焊死每道缝隙。”
沈星遥的红绳突然缠上他的椅背,温牛奶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修平医生临终前攥着红绳说,‘当你看见器械与生命共舞,就懂得瑕疵是上帝留在血管里的指纹’。” 她的声音比落地灯更暖,“那次手术,您留的 0.5mm 缝隙,刚好让新生内膜长成了红绳的模样。”
顾承川盯着录像里自己的手,导丝在血管里划出的弧,竟与沈星遥红绳的编织角度完全一致。郑义的 AI 突然发出蜂鸣,童声播报带着新学会的温柔:“顾老师,患儿的封堵器周围已形成 0.2mm 的新生内膜,结构与沈护士的红绳结完全对称。”
“知道吗?” 他摸着枣核针上的 “稳” 字,金属表面还带着沈星遥掌心的温度,“父亲刻这个字时,急救箱里还躺着半截断针 —— 那是他 1976 年唐山地震时,为了不耽误抢救,用牙齿咬断的止血钳。”
沈星遥的红绳在椅背晃出个松垮的结,绳尾的听诊器挂饰碰到他的肩胛骨:“所以他教会您,真正的稳,是让技术带着断针的痛,却依然能接住生命的重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