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 三十三万大军,十八名顶级猛将,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十三万大军,十八名顶级猛将

三十三万大军,十八名顶级猛将</p>

敦煌大案,告一段落。</p>

李瑄让颜真卿留在敦煌郡,暂主日常事宜,等敦煌太守到任以后,颜真卿再回凉州城。</p>

这一日,碧波如洗,晴空万里。</p>

趁清晨凉爽,李瑄带着神策卫,准备离开敦煌。</p>

得知李瑄将要离开,敦煌百姓纷纷前来欢送。</p>

李瑄并未骑马出城,他看到周围的垂髫小儿围着他,直接抱住一名小孩,将他放在马背上。</p>

小孩一点都不害怕李瑄,他问过大人,都说这是仁厚的将军。</p>

他们很不解,前几日城外杀死那么多人,大人捂住小孩的眼不让他,为什么被称为仁厚的将军呢?</p>

等他们长大后,或许就有答案!</p>

李瑄的仁厚不仅仅是除去商贼、豪强、贪官,还给敦煌的百姓分到好处,耕地。</p>

“将军,我将来也要成为将军!”</p>

骑在李瑄马上的小孩奶声奶气的说一句,很大方。</p>

“哈哈,你大有可为!”</p>

李瑄为小孩牵着汗血宝马,防止马暴躁。</p>

百姓们都被李瑄的胸怀所感动,有的老人活了五六十年,从未听说过大人物能放下身段,与民同乐的事情。</p>

李瑄可是统领十几万精锐士卒的皇室宗亲,楚国公。</p>

其他的边帅如果能做到正眼瞧百姓,都算是值得称赞的。</p>

但那和李瑄相比,也差了许多境界。</p>

颜真卿跟着李瑄,每一日都有不同感悟。</p>

他知道士族可能对李瑄大开杀戒颇有微词,但那是他们有利益牵扯在其中。</p>

凭心而论,李瑄的爱民与诛恶,并不矛盾。</p>

矛盾的只是那些人罢了。</p>

李瑄对豪强的定义明确。</p>

大族、乡绅、士族,草菅人命者,欺男霸女者,鱼肉百姓者。谓之“豪强”。</p>

渊源且家风明亮的家族、富农,皆不必顾虑。</p>

哪怕是土地兼并,只要没有犯下豪强之罪,就不会被李瑄处置。</p>

亲卫们也效仿李瑄,将一个个孩童放在马上,为孩子们牵马,逗得他们哈哈大笑。</p>

这是他们第一次不怕官兵。</p>

李瑄的亲卫都是游侠出身,轻生重义勇于急人之难。</p>

他们跟随李瑄,只是想跟随英雄,行正义的事情。</p>

哪怕如大诗人王维《少年行》中的一样,也是轰轰烈烈的一场!</p>

纵死犹闻侠骨香!</p>

但李瑄对亲卫,有严格的晋级标准!</p>

除了李瑄指定的几名亲卫以外,杀敌数量够,都会提拔为郎将,衙将。</p>

他的绢赏赐,必然将一部分赏赐给亲卫,另一部分交给战死亲卫的家属。</p>

亲卫们虽着内外两重甲,但难免在随李瑄冲阵时伤亡。</p>

也正是因为李瑄的厚重,亲卫在战斗的时候,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使神策卫在冲阵的时候所向披靡。</p>

“将军,您是贵人,父老乡亲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只是凑了点钱,您请收下,作为用度。”</p>

李瑄的队伍到一处路口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两头骡子驼了几袋钱,要送给李瑄。</p>

这些都是敦煌百姓七拼八凑的,为感激李瑄。</p>

在燥热的天气中,如果送其他东西,很难得以保存。</p>

“这钱不少啊!不过我又怎能收下呢!我的吃穿用度,都来自百姓。你们已经是我衣食父母,我身为圣人亲命的采访使,只是做了一个官吏该做的事情。这些钱财给我,并不可改变我什么,但对乡亲们来说,却能吃一顿丰盛的肉食。”</p>

李瑄缓缓地向长者和周围的百姓说道。</p>

确实,这些钱财对他不过九牛一毛,留给百姓,逢年过节还能加餐!</p>

“将军,您对敦煌的恩情,茫茫祁连山都不足以比重,更何况是几包钱呢?您的眼眸比药泉的水还要明净;您的心比鸣沙山下的彩色沙子还多姿彩。有您在,城外的黄沙都犹如青地;甘泉水的水,也变得甘甜了;莫高窟的万佛离我们很近,哪有这么仁慈啊;豺狼被驱逐了,虎豹也被杀死了。我们知道您不在乎这些,全当我们的心意好了!”</p>

长者是一名夫子,他抓住李瑄的手,动情地说道。</p>

“过去刘宠离任太守的时候,只收百姓一钱,最终又留在当地的河中。我一钱也不会收下,因为我的心一直留在敦煌,和乡亲们的身上啊!你们保重就是了,我们还会再相见的!”</p>

李瑄拍了拍长者的手,终究不收。</p>

不论是为百姓,还是为自己苦心经营的名声,他都不能收下。</p>

他就这样径直从长者身边经过。</p>

百姓们感动,有的呜咽出声。</p>

“将军……”</p>

在大门口的时候一个老人叫住李瑄。</p>

这名老人带着一名清秀少女,正是之前的东门老人。</p>

他此时也不拿拐杖了,精神恢复之前。</p>

李瑄驻马,招手让老者来到他身边。</p>

老人和少女异常激动,小跑过来。</p>

“您救下我孙女,老朽在此拜谢!”</p>

老人刚到李瑄面前,就带着孙女向李瑄下跪。</p>

李瑄不要钱,他什么都没有,只能如此感谢。</p>

这一次,李瑄为被掳走妇女赔偿不少绢钱,够他们老小生活很久。</p>

“老人家不必如此!”</p>

李瑄赶紧将老人扶起来,他觉得没必要这样。</p>

他还顺带将少女扶起来,这些天她气色好了许多,李瑄很欣慰。</p>

只是少女看一眼李瑄,就赶紧将头埋下。</p>

“将军征战沙场时要保重啊,希望您能早些打败吐蕃。”</p>

老者的儿子就是死在陇右,他希望南面的胡人寇盗早些被消灭,也希望李瑄能平平安安,如将军这样的人,才能造福人间。</p>

“托您的福!老人家也要保重身体。”</p>

李瑄笑着回复一声,然后对少女说道:“照顾好你阿翁!”</p>

“嗯!”</p>

少女低头应了一声。</p>

老人不敢耽误李瑄行程,拜谢后让路让李瑄离开。</p>

趁现在天早,太阳出来就不好赶路了。</p>

随后,李瑄将马上的小孩放下,摸了摸他的后脑勺,让他去找自己的父母。</p>

跨上汗血宝马,李瑄迅速飞奔……</p>

神策卫也跟在李瑄身后卷尘而去。</p>

李瑄不用回头,也能看到挥手;已经走远,依稀有呼喊声……</p>

在墨离军,李瑄停留一天……</p>

在豆卢军,李瑄停留三天。</p>

在建康军,李瑄也停留三天。</p>

主要是观看这些军士的训练情况,在开战之前,勉励他们。</p>

更远的宁寇军,李瑄就没去问。</p>

李瑄还在建康军的时候,信使通过驿站,来到张掖郡。</p>

他看到李瑄后,直接禀告:“李帅,此圣人诏书。”</p>

这诏书的标示为七百里加急,可见内容重要。</p>

李瑄打开诏书。</p>

李隆基让他通过官道驿站速回长安,具体什么原因,李隆基没说。</p>

“青海大战即将开始,圣人怎么会在这個时候,召我入长安?”</p>

李瑄将诏书叠好以后,皱眉喃喃自语。</p>

“该不会是李林甫这老贼要搞我吧?没道理的,如果有事,高翁会提醒一下,杨玉环应该也会帮我说道说道。”</p>

“圣人已经知道吐蕃赞普要倾国之力,御驾亲征。必然要依仗我与吐蕃决战。”</p>

“而且前段时间,圣人又给予我特权。”</p>

“或许长安有大事发生,但对我不可能是坏事。”</p>

李瑄分析片刻后,决定立刻赶回长安。</p>

他从建康军动身,先到姑臧停留一天。</p>

他告诉河西主事判官杨绾关于敦煌俘虏的安排,以及战斗的准备。</p>

另外,李瑄又写封信,让亲卫带回河湟,交给刘晏。</p>

他又吩咐安思顺、高秀岩,从七月中旬开始,河西、陇右诸军开始向河湟调动,一如去年一样。</p>

安排好一切后,李瑄带着罗兴、薛错等十几名亲卫,向长安而去。</p>

这一次,他们没有骑军马,而是骑驿站的马匹。</p>

每隔五十里,就会更换一次马匹,一直以奔袭的状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你管这叫创业?

大一大夫

慢性齿痕

红牛地瓜

七零军嫂狠又媚,京圈首长受不了

就是艾米呀

无情道不一直是合欢宗热门选题吗

陆啾啾从不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