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p>
长安城南,启夏门前。</p>
“终于到达长安了,我杨钊一定可以出人头地,真正富贵!”</p>
一名穿着宽袍的男子看着人行如织的大门,目光炽热。</p>
他看起来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面白多须,他身后有一辆车队,由奴仆护卫。</p>
但他现在需要排队,接受金吾卫的身份检查和货物检验。</p>
“唉!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早知道就不从启夏门通过了。”</p>
只是等了半个时辰,都远远未排到他,杨钊沮丧地抱怨一声,觉得自己选错门了。</p>
“老兄,看你是仇兼琼的礼物,拜访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希望能在圣人面前,说一些章仇兼琼的好话。</p>
二是想借助以前和杨玉环三姐杨玉瑶的关系,能在长安混一個职位。</p>
杨钊年轻时游手好闲,嗜赌成性,三十岁从军剑南幕府,负责屯田的工作,后来因为能力突出,被推荐为新都县尉。</p>
但沾上赌后,别说是县尉,宰相的俸禄都不够赌的。除非别人巴结你,一直让你赢。</p>
更何况杨钊还喜爱美酒,所以任期到后,他更加穷困,只能依靠大族鲜于仲通。</p>
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与李林甫关系差得很,本想让鲜于仲通来长安走走杨玉环的关系,让他在地方上好混一点。</p>
但鲜于仲通想到他的下属杨钊与杨玉环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于是向章仇兼琼推荐杨钊。</p>
当章仇兼琼看到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杨钊后,立刻举荐杨钊为幕府推官。</p>
杨钊也拍着胸脯应了此事。</p>
这一次杨钊从剑南携带的“土特产”,价值数百万钱,都是要送给杨玉环的几个姐姐。</p>
实际上杨钊与杨玉环关系较远,他们也就是一个曾祖父,都是杨令本的后代。</p>
他无法与杨铦和杨锜相比,那是杨玉环叔父杨玄珪的儿子。</p>
更别说杨氏三姐妹,是杨玉环的亲姐姐。</p>
“哈哈……连王公贵族入长安,都需要门籍,想要入城不被搜查,那得是什么身份啊!”</p>
旁边的商人听到杨钊的话后,哈哈大笑。</p>
他笑声刚落,监门校尉下令所有过往车子、马匹靠边。</p>
所有行人更换其他门入城,或者等半个时辰后再从启夏门通过。</p>
与此同时,一队队身披黑色明光甲的龙武卫骑兵出城。</p>
前面还有百骑为羽林仪仗,由宦官执首。</p>
又有一队队金吾卫步兵出门将车马隔开。</p>
这个时候,过往行人还可以离开。</p>
但商贩的车马,无法挪用,只能在这里等待启夏门重新“开启”。</p>
威风凛凛的龙武卫和羽林仪仗,足足有六七百名,看得杨钊心潮澎湃,同时好奇这是何缘故。</p>
“老兄,这么多骑兵,是发生什么了?”</p>
杨钊向刚才那名商人询问道。</p>
“看铠甲,应该是守护圣人的近卫龙武卫,不像是圣人出行,应该是迎接某位大臣入城。”</p>
这名商贩有些眼力劲,一眼看出禁军的名字。</p>
“地方有什么大臣能让圣人出动禁军相迎吗?”</p>
杨钊心中更惊。</p>
他一个久居蜀地的乡巴佬都知道当今圣人的贴身禁军,不是千牛卫,更不是金吾卫。而是羽林卫和龙武卫。</p>
以前大名鼎鼎的千牛备身,早已换成羽林郎。</p>
能让龙武卫和羽林仪仗队迎接的大臣,那该多尊贵啊!</p>
“当然有,传说去年李将军从明德门入城,整条天街戒严,李将军玉带金袍,英武倜傥,他骑着银白色的汗血宝马,顺着天街一路慢走至皇城。长安百姓,竞夜等待,万人空巷,来观看李将军入城。”</p>
商人说话的时候,憧憬那一幕,可惜他当时在扬州,未能目睹这样的大英雄。</p>
“那位擒拿双可汗的李将军,他的威名,我也听说过。”</p>
杨钊在剑南从军,且剑南军主要任务是西川防御吐蕃。</p>
李瑄去年把吐蕃打得没脾气,连驻扎在西川边境的士兵,都往里面收缩。</p>
前不久更言要与大唐求和,使者已在路上。</p>
他们毁掉西川边境上的一个戍堡,证明不言战事。</p>
这时,不远处有数十骑快步而来。</p>
但这数十骑上,只有十余人,其他马匹上只携带少量行李,看样子是备用马。</p>
此一行,正是跋涉归来李瑄。</p>
在靠近长安的驿站,驿卒向长安报信。</p>
李隆基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李瑄归来,立刻下令陈玄礼和高力士安排近卫迎接。</p>
李瑄见龙武卫和羽林仪仗立于门前,勒马停下。</p>
羽林卫将军执节上前:“奉圣人之命,迎入兴庆宫沐浴,未时六刻,圣人在沉香亭接见!”</p>
“遵旨!”</p>
李瑄下马一拜后,在羽林卫仪仗和龙武卫的拥簇下,准备前往兴庆宫。</p>
他的亲卫由罗兴带回宋国公府。</p>
光明正大从启夏门入,行礼皆未盘查。</p>
“这是李将军啊!”</p>
李瑄虽然穿着圆领长袍,但周围有百姓还是认出李瑄来。</p>
胯下神俊的白马,不就是圣人赏赐的汗血白马吗?</p>
看周围禁军拱卫,天下间也唯有李将军能得到这样的厚爱。</p>
“李将军现在为河陇的元帅,打得吐蕃向大唐求和,他跃马弯弓间,吐蕃望而生畏,于万军之中斩将拔旗,如入无人之境。”</p>
“斩大将,擒元帅,真一代战神!”</p>
“据说李将军能为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孤军深入吐蕃国境,这等大丈夫,古今一人而已,引得五陵侠少争入河陇。”</p>
“唯有大唐盛世,能诞生李王这样的天下英雄!”</p>
“王将军比不上李将军的英雄气长,李将军的故事太振奋人心!而且李将军能上马能歌唱边塞雄壮,下马能赋梅兰竹,看曲江的石碑上‘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天下间,唯有李将军,独领风骚!”</p>
……</p>
无数百姓震动于能见到李瑄,有人的话语中毫不掩饰对李瑄的崇拜和仰慕。</p>
“贵之极也,莫过如此!”</p>
杨钊怔怔地看着,双眼出神。</p>
这样风光的场面,让他心痒难耐。他觉得即便位至宰相,也不过如此了。</p>
他握紧拳头,此行长安,就不打算再回蜀地,长安才是一个男人的舞台,想想李瑄才十八岁,就名动天下。他三十多岁了,还是默默无闻。</p>
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在长安富贵,位极人臣!</p>
当李瑄通过启夏门,监门县尉才重新监察行人和货物出入长安城。</p>
一般行人持门籍出入方便,但商人携带货物,必须严格监察。</p>
如果有兵甲强弩入长安城,监门校尉的脑袋都得搬家。</p>
……</p>
李瑄入兴庆宫后,先在偏殿沐浴洗漱更衣。</p>
换上正装后,李瑄一身清爽,在宫女和宦官的带领下,前往沉香亭。</p>
当然,李瑄不是空手去拜见李隆基。</p>
一名宫女手中拿下一个鸟笼,里面有一只鹦鹉,共七种颜色。</p>
它的脑袋上方是淡黄色,脑袋到背部的颈部为深黄色,从喙到脖子都是深黄色,两个翅膀到背部为绿色,腹部为淡紫色,尾巴为蓝色,额头处还有一抹白色。</p>
这样七种颜色的鹦鹉很罕见,回来的路上,见金城有胡商携之,故重金买下。</p>
胡商听说过李瑄的名声,得知是李瑄要买,本想相赠,但李瑄还是给予十金。</p>
因为李瑄发现此鹦鹉十分聪明,一般一句话教几遍就会立刻重复,也会在适合的时候叫出来,很讨人欢喜。</p>
鹦鹉多出自于陇西,所以在大唐也被称为“陇客”。它是“英武”的谐音,寓意英姿勃勃的美好与欣欣向荣的繁盛。</p>
大江南北,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流行驯养鹦鹉。鹦鹉也成了周边邻国向唐朝进贡的重要贡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