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2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公媳欢情沈曼最新章节更新,落叶凋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瑱在军营中,指挥粟特人和拔汗那人、布哈拉人,统一战线。</p></p>
同时,此军营中还有两千碎叶军,一千诸守捉军,一千安西经略军重步兵,一千安西经略军强弩手。待吐火罗诸国联军和大食步兵靠近营寨的时候,大部分唐军已经到位。</p></p>
雪夜之中,大食士兵和吐火罗诸国士兵只想从四面八方,突破叛徒的营寨,取下叛徒的脑袋换金币。</p></p>
他们用大喊为自己壮胆,驱逐寒风,心中火热。</p></p>
渐渐地,他们距离粟特、拔汗那的营寨越来越近。</p></p>
实力最强劲的拔汗那国在南面,布哈拉在西面,安国、康国等在东面,曹国、史国等在北面。</p></p>
大唐的强弩手、弓箭手、重甲兵,均匀分布在四方。</p></p>
补足短板。</p></p>
河中小国,大多未经历过征伐,没有参加过高烈度战斗,所以战力孱弱。</p></p>
唐军必须给予他们支持。</p></p>
碎叶军副使来瑱也被李瑄召见过,并委以重任。</p></p>
他将碎叶军使赵崇玼调到葛逻禄一带,率领三千碎叶军镇守北面,同时负责保持葛逻禄与李瑄的联系。</p></p>
表面上看权势更重,实际上是给来瑱表现的机会。</p></p>
“放箭!”</p></p>
大食联军距离营寨一百步的时候,来瑱最先下令北方的强弩手、弓箭手射箭。</p></p>
“嘣……”</p></p>
“咻咻咻……”</p></p>
箭如雨发,所中必倒。</p></p>
一阵阵惨叫声,响彻在雪夜中。</p></p>
进攻的大食士兵和吐火罗士兵虽然毛骨悚然,但被忽悠的他们,只以为扛过大唐的反击,他们就能获得奖赏。</p></p>
虽然大唐也是胡乱射箭,但弓弩众多,大食联军进攻密集,总有一部分的箭矢能够命中。</p></p>
百步的喋血,终于让大食联军靠近营寨。</p></p>
叫喊连天,声震四野。</p></p>
他们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如怒涛般猛冲,使出全力。</p></p>
而营寨前立下的木桩和拒马,虽然比不上城池,但想一时半会推倒,可没有那么容易。</p></p>
“噗嗤……噗嗤……”</p></p>
几名大食士兵刚准备挑带刺的拒马,立刻就被弓弩射杀。</p></p>
大食士兵的悍勇是吐火罗诸国士兵的数倍,他们的死士最先将拒马挑开。</p></p>
可随之而来的占据先机的唐军士兵从营寨外将大枪刺出去,将这些生命收割。</p></p>
“烧毁营寨的大门……”</p></p>
指挥的大食将领下令士卒将动物油脂扔在营寨的大门上和栅栏上。</p></p>
而后火把又扔上去。</p></p>
“呼……”</p></p>
一时间,许多栅栏上充满火光,使在栅栏前防御的唐军士兵、粟特诸国、拔汗那等士兵不得不后退。</p></p>
见到起火的地方越来越多,大食联军的心更热。</p></p>
但营寨起火被烧,并不意味着他们立刻就能攻入。</p></p>
大唐的弓弩还在耳边呼啸。</p></p>
时不时有倒霉蛋与雪花一起凋落。</p></p>
血光与火光交织。箭矢如雨,无情地射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p></p>
燃烧的营寨下,尸体横七竖八,大食伤者的哀嚎与大唐士卒的怒吼混为一团。</p></p>
半个时辰后,一些栅栏终于被烧毁,推倒。</p></p>
大食勇士前赴后继,却被唐军重甲步兵,配合粟特、拔汗那的长矛阵阻拦。</p></p>
冲撞之下,有死无生。</p></p>
又有更多的大食士卒悍不畏死地冲上去。刀剑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每一次交锋都异常惨烈,鲜血融化了积雪。</p></p>
落地的雪花,又顷刻间与血水混为一谈。</p></p>
吐火罗诸国士兵刚开始还能适应死伤,但随着战斗愈发惨烈,他们发现事情不对劲。</p></p>
看似将大唐营寨的栅栏烧毁、推倒。</p></p>
但唐军的阵型非常密集,火光的照耀下,尽是凄惨景象。</p></p>
军队的素质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吐火罗诸国联军由十几个国家组成,指望他们迎刃而上,齐心协力,有些不现实。</p></p>
有些方向,吐火罗诸国联军放弃主动进攻,只围不攻。</p></p>
“儿郎们,跟随天将军立功的时候到了。不投降的人,杀无赦!”</p></p>
在此处激战一个多时辰后,施利叶护率领两万葛逻禄骑兵连夜赶到战场。</p></p>
李瑄一得到大食进攻的消息,就通知施利叶护,令他将骑南下支援。</p></p>
李瑄看到齐雅德·伊本·萨里选择进攻拔汗那、粟特诸国,立刻明白这家伙想制造混乱,引诱他们的主力前去。</p></p>
他自然不会上当。</p></p>
安西经略军、长城军,甚至龟兹、瀚海等军李瑄都未动。只是将此任务交给葛逻禄。</p></p>
李瑄要集结其他力量,围攻大食联军的主力。</p></p>
葛逻禄叶护施利急于表现自己,他一到现场,就令骑兵将整个战场团团围住。</p></p>
吐火罗诸国联军看到周围山呼海啸的葛逻禄骑兵后,面色大变。</p></p>
怎么能任由葛逻禄骑兵出现在他们的外围。</p></p>
攻击营寨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被反包围。</p></p>
在兵力悬殊,兵甲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吐火罗诸国联军和这数千大食士兵的命运已经注定。</p></p>
葛逻禄与唐军里应外合。</p></p>
顷刻间,就将这里的大食联军杀得抱头鼠窜。</p></p>
最先崩溃的是吐火罗诸国联军,连他们的将军都带头投降……</p></p>
其他的大食步兵本就死伤惨重,在葛逻禄骑兵的冲击和唐军的夹击之下,所剩无几……</p></p>
在大食联军进攻粟特诸国和拔汗那营寨的同时,齐雅德·伊本·萨里下令骑兵先行,向南直奔,突袭安西诸国联军。</p></p>
为求速胜,两万余呼罗珊骑兵全部用上,希望能一举冲垮安西诸国联军。</p></p>
后方的步兵也不敢怠慢,他们多有丢弃,只携带粮食,轻装简行。</p></p>
齐雅德·伊本·萨里早就规划好队伍,每个将领率领自己的队伍,攻守兼备。</p></p>
以便于第一时间能做出反应。</p></p>
大食士卒在防备唐军的时候,还要跟骑兵的步伐。</p></p>
使骑兵冲破安西诸国联军的防线后,能第一时间在骑兵的掩护下突围出去。</p></p>
他们已经规划好一条翻越葱领的古道。</p></p>
大雪纷飞的夜晚,天地一片银白,寒风吹彻。</p></p>
安西诸国联军的营寨距离碎叶水三十多里。</p></p>
这里绵延十余里的平地,依靠山河之势,堵住南下的道路。</p></p>
军营之中,士兵未在雪夜沉睡,安西诸国士兵和唐军,都打起精神。</p></p>
是的,安西诸国联军的军营中,不仅仅是安西的小国士卒,还有大唐的步兵。</p></p>
只是这些大唐步兵都是在夜晚悄悄进入营寨中,且从未出过营寨。</p></p>
齐雅德·伊本·萨里多次派遣探马到此探查,付出重大死伤,也未探寻到有唐军的痕迹。</p></p>
所以他认为南面只有安西的小国士兵。</p></p>
而驻扎在营寨中的步兵也不一般。</p></p>
为安西经略军的一千陌刀军,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强弩手。</p></p>
安西龟兹军的两千陌刀营。</p></p>
只是安西的陌刀军只有大概八百柄陌刀,其余都是长斧、大铁棒,用以配合陌刀。</p></p>
南部的营寨,并未多设防备。</p></p>
大食的呼罗珊骑兵,可以轻易踏破。</p></p>
“张将军、李将军,大食骑兵距此不到二十里。”</p></p>
传令兵向张兴和李嗣业禀告道。</p></p>
“准备战斗吧!”</p></p>
张兴下达命令,一名名早已穿戴好的陌刀手和重甲兵走出帐篷。</p></p>
他们在队头和押官的带领下,列阵防御,在大营内的中央。</p></p>
于阗王尉迟胜下令安西诸国的一万骑上马退后,在营寨周围随时等待命令。</p></p>
其余步兵,寻找机会,从两侧杀出。</p></p>
“轰隆隆!”</p></p>
夜间的马蹄声,惊天动地。</p></p>
万马奔腾的声音,伴随着山呼海啸。</p></p>
前方的大食士兵用黑布蒙面,穿梭在风雪中,只露出凌厉的眼睛。</p></p>
骑兵或许能绕开大唐的营寨,但数万步兵无法绕开,他们必须将安西诸国联军的营寨攻破,让步兵畅行无阻。</p></p>
他们已经看到远方若隐若现的篝火。</p></p>
那是安西诸国联军营寨中的火焰,在指引着他们。</p></p>
一队大食铁骑最先到达营寨外数十步。</p></p>
他们冲突过去,挑拒马,砍栅栏,一气呵成。</p></p>
“咻咻咻!”</p></p>
大唐的强弩和弓箭射出,一些大食士兵饮恨在雪中。</p></p>
但栅栏边无人看守,很快就被移除一部分。</p></p>
有些低矮的栅栏不用去管,大食马可以载人跨越。</p></p>
在栅栏的另一端,唐军士气如虹。那一堆堆在风雪中摇曳的篝火,照亮了将士们坚毅的面庞,雪花簌簌落下,盔甲上,大枪上,陌刀上,强弩上,都有一层积雪。</p></p>
那拄着陌刀的士兵,每一个挺拔的身影都如雪中青松,在这冰天雪地的夜里,等待敌人到来。</p></p>
“咔嚓!”</p></p>
栅栏碎裂,阿杜指挥第一波骑兵,冲入唐军的营寨,准备在帐篷的区域,大开杀戒。</p></p>
而他们面对的,不是印象中的传统步兵。</p></p>
主要是由一群身披铁甲,手持大刀的士兵组成。</p></p>
只有一些大枪、巨盾的重步兵后面,站着一群强弩兵。</p></p>
弩箭划过雪夜,每一轮都能带来人喊马嘶。</p></p>
“冲过去,将他们撞倒。”</p></p>
阿杜已经注意到营寨中的情况。</p></p>
好像不是安西诸国联军,是装备精良的唐军。</p></p>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p>
两万呼罗珊骑兵已经没有机会停止。</p></p>
因为步兵跟随在后面,代表着他们已经牵动整个战场。</p></p>
现在偃旗息鼓,待唐军骑兵集结完毕,他们就无力回天了。</p></p>
而营寨中的唐军,加上强弩手,也才四五千而已。</p></p>
他们可是有两万余最精锐的呼罗珊骑兵……</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