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大食的最后一搏,马璘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1章 大食的最后一搏,马璘,公媳欢情沈曼最新章节更新,落叶凋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近的地方,距离大食步兵不过两里。</p></p>
大食不断地修筑营垒,使其营垒更为坚固。一个月时间,转瞬即过。</p></p>
大唐却没有大举进攻的意图。</p></p>
已经是天宝十一载正月,前几天下了大雪,大地银装素裹。</p></p>
使大食更为困难。</p></p>
最主要的是随着唐军不断压缩大食的空间,使大食无法割干草喂马。</p></p>
他们的粮食省着的话,士卒还能坚持一个月。</p></p>
但马匹的草料已经没了。</p></p>
大食不能没有骑兵,马又不能吃土。</p></p>
马可以吃粮食,但马的饭量可不是人能比较的。</p></p>
即便是让马维持半饥半饱的状态,他们的粮食最多还能坚持十天。</p></p>
十天后,大食再不动,就要杀马充饥。</p></p>
齐雅德·伊本·萨里又犯下瞻前顾后的错误,没有像项羽破釜沉舟,像韩信背水一战的勇气。</p></p>
他曾经有机会,在最巅峰的时候,犒劳将士,与大唐死拼。</p></p>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食联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迷。</p></p>
骑兵的小规模冲突一直存在,一个月时间,呼罗珊骑兵再次死亡数千。</p></p>
大唐有一名披着特殊铠甲的将军,看样子最少穿三重铠甲,他蒙着面甲,手持铁枪。</p></p>
他仅仅带十几骑在大食的阵前挑战。</p></p>
而大食猛将率百骑而来。</p></p>
片刻间就被杀死大半,那大食猛将被一铁枪挑飞。</p></p>
哪怕身披铠甲,也不堪一击。</p></p>
大食的将士也终于明白,这人就是被称为“天将军”的李瑄。</p></p>
其勇猛绝世,不似凡人。</p></p>
被李瑄杀死的猛将,是大食此行排名前三的勇猛,即便如此,也没有坚持一回合。</p></p>
更离谱的是,李瑄竟然让人在两军营寨前约战齐雅德·伊本·萨里。</p></p>
好在齐雅德·伊本·萨里深谙乌龟之道,他知道自己不是李瑄的一合之敌。</p></p>
李瑄即便用大食教的教条羞辱齐雅德·伊本·萨里,然他依旧不出面。</p></p>
大食的士兵都听到这种叫喊。</p></p>
他们有血性的人不少,不顾命令骑马出营与李瑄决一死战。</p></p>
李瑄就在大食营寨的百丈处,将挑战者一一挑死。</p></p>
马匹错过,其尸体必然在李瑄的枪尖。</p></p>
李瑄不害怕大食骑兵大举而来。</p></p>
因为李瑄后方一两里的地方,有数万铁骑、轻骑为他掠阵。</p></p>
李瑄又杀死数十名大食勇士后,齐雅德·伊本·萨里立刻令亲卫将营寨门堵住,让探马都回归营寨的庇护,意味着不得再出营寨与李瑄决战,也不能与大唐骑兵拼杀。</p></p>
大食士兵也不再有进攻碎叶时的锐气。</p></p>
齐雅德·伊本·萨里意识到自己瞻前顾后的时候,已经晚了。</p></p>
他已经预料到,所有安西进入葱领的路,全部被大唐堵住。</p></p>
或许呼罗珊总督的信件,无法送达至碎叶水。</p></p>
“将军,如果战马食用粮食,我军最多再坚持十天时间。如果不让战马吃粮食,战马就会饿死,您决断吧!”</p></p>
阿杜向齐雅德·伊本·萨里说道。</p></p>
他表面上说这些,实际上的意思不言而喻。</p></p>
他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从万死之中,求得一生。</p></p>
李瑄太老奸巨猾,他能忍着不进攻营垒,哪怕他们卖出破绽。</p></p>
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p></p>
“是我低估了这个敌人。前段时间,我想如一个勇者一样,与李瑄在军前决战,但我是主将,不能那么做。我只求以武力取胜,但这一战在我意料之外,从未有如此憋屈过。”</p></p>
“将最后的牲畜宰杀,犒劳将士们,我们准备同唐军决一死战。”</p></p>
齐雅德·伊本·萨里听明白阿杜的弦外之音,深叹一口气。</p></p>
穷途末路的时候,他才做出选择,不知是否已晚。</p></p>
阿杜也只能在心中坚信。</p></p>
他是呼罗珊地区第一猛将,一向自负。</p></p>
看到唐军的单兵素质,再看李瑄在阵前耀武扬威,他也沉默。</p></p>
随后,难题再次袭向齐雅德·伊本·萨里。</p></p>
主动出击,是不得已的选择。</p></p>
但四面都是唐军,他们要进攻哪一方呢?</p></p>
东面,是唐军骑兵最多的地方,一定不可取。</p></p>
齐雅德·伊本·萨里已经淡去占领安西心思,只想带着儿郎们回去,从长计议。</p></p>
进攻距离他们最近的反骨仔联盟没有意义,北面的葛逻禄,还是西面的安西北庭?</p></p>
因为他们不止千泉古道这一条路可走。</p></p>
他们可以从南面突围,像高仙芝一样,翻山越岭,回到葱领西。</p></p>
……</p></p>
“你叫什么名字?”</p></p>
李瑄在大帐中,向一名骑兵队头询问道。</p></p>
只因此队头率领一队骑兵,斩杀一名大食的将领,经过拔汗那指出,这名将领在大食统帅万夫,在大食联军中也就几位。</p></p>
李瑄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故而亲自召见。</p></p>
“小人姓马名璘,扶风人。是于阗军骑兵队头,统五十骑。”</p></p>
马璘见李瑄后非常激动,他一拜后,又显得从容,口语清晰地向李瑄介绍自己。</p></p>
他样貌不凡,留着短须,看起来二十多岁。</p></p>
“马璘,扶风马氏,可是有马援这样马革裹尸的名将,你一定是马援的后代了。”</p></p>
李瑄心中一动。</p></p>
原来是马璘啊!正是他在安西军中,要寻找的人。</p></p>
马璘出身将门之家,然而他并没有尊贵,自幼便成了孤儿,整天游荡,无所事事。</p></p>
也就是俗称的游侠无赖。</p></p>
但自古成大事者,自有坚韧不拔的心志。二十岁时,马璘读《后汉书·马援传》。</p></p>
当读到马援所说“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时,马璘感慨不已:“祖先做出如此丰功伟绩,我岂能愧对他们呢?”</p></p>
于是杖剑从戎,从军至安西都护府,立志继承祖先的功业,折节攻读兵书战策。</p></p>
此时的马璘还没有机会,家道中落从军,只是一个队头而已。</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