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机密
十点饭的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机密,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十点饭的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到奥租界华人区的时候,天边刚泛起青灰色。路灯杆子上的灯泡还亮着,早班电车当啷当啷的铃声从大马路上飘过来。李天佑在街角老王的早点摊前站住脚,摸出两个铜板换了两个刚出锅的馃子。油纸包在手里烫得直转手,炸面团的香气混着煤球炉子的煤烟味,勾得人肚子里直打鼓。
拐进福寿里胡同口,各家各户的木板门吱呀呀响成一片。穿灰色布褂子的赵婶正往门口泼洗脸水,瞧见他便扯开嗓子:“小李子,今儿个还上法租界撞运气去?”没等回话,倒座房孙寡妇已经搭上茬:“您没瞅见小李这黑眼圈?准是又白跑三天洋行。”她手里纳着鞋底,线头在灰布大襟上晃悠,“要我说,现今这世道,认字儿不如认秤杆儿实在。”
蹲在门槛上喝粥的刘三秃子噗嗤笑出声,露出镶金的门牙:“大嫂子您这话在理!昨儿个我拉车路过劝业场,电线杆上贴着'征英文打字员',嘿,您猜怎么着?糨糊还没干呢就让泼了墨汁!”他端着豁口海碗比划,棒子面粥差点洒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
李天佑耷拉着肩膀往院里走,背后飘来裁缝铺张二娘的尖嗓子:“读书人就是脸皮薄!上个月我表侄在渤海大楼当清洁工,见天儿能捡着老爷们抽剩的哈德门烟屁股......”他紧赶两步跨进月亮门,把街坊们的哄笑关在身后。
顺着嘎吱作响的木楼梯爬上二楼,钥匙还没插进锁眼就听见隔壁周会计家留声机在放白光的新歌。推开门,六尺见方的小屋和昨天一样——掉了漆的榆木桌上摆着豁嘴茶壶,五斗橱顶上堆着《益世报》,床底下搪瓷脸盆反着光。他特意把窗户支开条缝,晨风卷着大沽路方向的汽车喇叭声涌进来。
这个鸽子笼是他跑遍大半个天津卫挑中的。窗户正对胡同口,谁进谁出一目了然。后墙根堆煤球的夹道能通到后街,打那儿往北钻两个弯就是三不管的棚户区地界。上礼拜试过,从听见动静到混进南市人堆里,拢共用不了半袋烟工夫。李天佑嚼着凉透的馃子,目光扫过糊墙的旧报纸,泛黄的\"戡乱救国\"标题下,密密麻麻的租房启事和仁丹广告在晨光里渐渐显了形。
李天佑瘫在吱呀作响的小床上,本打算眯一觉再查看神秘空间里的木箱。可油灯刚吹灭,眼皮底下就蹦出那些箱子的影子。他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初升的阳光折射进来,映得墙皮剥落的屋子直晃悠。
五十箱盘尼西林和磺胺,这没问题。多出来七个箱子里一摞摞牛皮纸袋哗啦啦散开,最上头那张照片差点让他把馃子渣喷出来——冰天雪地里,几个戴防毒面具的鬼子兵正拿尺子量冻成紫黑色的胳膊,照片右下角还印着\"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昭和十五年冬\"。
后脖颈的冷汗顺着脊梁沟往下淌。他哆嗦着手翻开实验记录,钢笔写的日文夹杂着人体解剖图,什么\"冻伤实验第七十六例\"、\"孕妇活体解剖观察报告\"。有个档案袋里掉出半本日记,昭和十二年三月十七日那页写着:\"今日对马鲁他(木头)进行跳蚤耐受测试,注射剂量增加三倍后出现七窍流血症状......\"
外面突然传来盆子撂地的响声,李天佑吓得猛地把本子甩开,正撞上五斗柜的破镜子。镜子里那张惨白的脸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最底下压着的电报抄本更瘆人——去年八月十五号的,落款是麦克阿瑟的副官,写着\"同意庇护石井四郎等二十名医学专家,交换条件按约定执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