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碰壁
十点饭的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碰壁,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十点饭的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浴室的鎏金水龙头雕着维多利亚女王像,热水却带着一股子铁锈味,这是美军运输舰整日抽取海河水的后遗症。
放好行李,李天佑先去三楼给北平发了封电报报平安,就沿着楼梯下到二楼餐厅。
餐厅里来来往往的侍者托着银盘穿梭,冰镇香槟瓶身凝着水珠,在爵士乐的旋律中折射出了斑斓光晕。靠窗有位美军上校正用德州口音高谈阔论,炫耀的他之前在日本的潇洒生活。
“您点的牛排。” 侍应生揭开银盖,松露香气裹着战斧牛排的血色升腾。邻桌山西口音的富商正用象牙筷指点江山:“陇海线那批棉纱,走青岛港比天津关税低三成......”
坐在酒店豪华的二楼餐厅,透过擦得光亮的玻璃窗,李天佑看到了酒店门口等活儿的黄包车夫,穿着褪色的号衣在晚风里飘摇,低声下气的向每一个路过的人露出谄媚的笑脸。远处昏暗的巷子里挤着几个裹着报纸御寒的乞丐,不停向这边张望,奢望着有人能施舍他们一口吃的。
李天佑从未如此深切的感受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含义。
第二日,在英租界的街道上飘着柴油与鸦片混合的怪味里,李天佑第三次攥着报价单跨出扬子建业公司的铁门。市价三美元一桶的汽油,在报价单上标着十五美元还加盖";行政院特供";的红章。
门口穿美式卡其制服的守卫嗤笑着,枪托故意撞在他新换的长衫上:“乡巴佬,当这里是杂货铺?”
李天佑没有理会守卫的冷嘲热讽,脑海中一直回想着刚才在孔家开办的买办商行里的场景。美国舶来品有的是,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买的,没有四大家族的背景,连购买的资格都没有,纵使李天佑能够解决运输问题又有什么用。
码头方向传来汽笛长鸣,李天佑扒着海河栏杆望去。美军自由轮正在卸货,麻袋上印着UNRRA(美国援助物资)的麦穗标志。穿貂皮的验货员看也不看的捧着账本念道:“第三舱两千袋面粉受潮报废,按惯例送西开教堂赈济......”
华灯初上时,李天佑瘫坐在利顺德酒店大堂。乐师换了首钢琴曲,但还是弹得蹩脚的很,惹得本就气不顺的李天佑想去揍他,琴谱边还搁着一本油印的";剿匪救国捐";收据。
一位穿空军皮夹克的买办正与人耳语:“那批道奇卡车引擎,杜长官让拆散了当废铁报关......”说话间他忽然瞥见李天佑手中的报价单,笑着举起马提尼酒杯:“小兄弟,天津卫的规矩,得用这个开道。”杯中的冰块折射出对面墙上蒋光头题写的";礼义廉耻";匾额,金漆在潮湿空气里剥落成斑驳的泪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