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秦楚两公子来投,春秋晋国风云,千里草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不管如何,此时列国诸侯们还是都遵守着弭兵会盟的精神,或者加强内部建设管理,或者大搞权力斗争。反正还是应了那句话,虽无外患,但有内忧。

秦国公子嬴针就在这个时候,在晋国的春秋风云里留下了自己的一笔。

这里我们必须作个说明,春秋时期,姓是不用于直接称呼的,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姜子牙、秦始皇嬴政、芈月等,这其实是不规范的。

姓的本义,是指孩子从母体中诞生出来。所以,在夏商周之前的母系社会,孩子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故而,姓代表着的是母亲一系的血脉关系。

氏的本义,是指男人健壮的手臂,反映着男子的力量。夏商周时期已进入了父系社会,男子的族系关系,以氏相别。故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举例来说,黄帝姓姬,但我们都称之为轩辕氏。炎帝姓姜,但我们都称之为神农氏。

对列国诸侯们的称呼,我们是称其谥号的,如齐桓公、秦襄公、晋平公等。

对其他男人的称呼,我们往往是“氏+名”。如楚国的公子们,以熊为氏,我们称熊某某。当然,有时会在前面加个公子、公孙。

对女子的称呼,有谥号的,称谥号,如鲁桓公夫人文姜,卫宣公夫人宣姜等。其他的,往往是“氏+姓”,如徐嬴,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位是徐国某公族女子,姓嬴。

至于芈月、芈八子之类的称呼,那是不规范的。

因此,此时的秦国,嬴姓赵氏,那其国君也好,公子们也好,按理应该是称其为赵某某,但我们习惯于称呼其嬴某某,这主要也是基于传统称呼。如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就称秦始皇为嬴政。

所以,这位秦国嬴针,我们就称其为嬴针。

这位嬴针公子本来在秦国深得秦国先君秦桓公宠爱,秦桓公去世后,居然留下遗嘱:国君由老大当,但老二也享有与国君同等的待遇。

这算哪门子道理?

即位的老大秦景公一直很不痛快。直到后来,老二嬴针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已然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这极大威胁着秦景公的君权。

所以,秦景公决定修理修理兄弟嬴针。

一山不容二虎,嬴针也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国君哥哥要对自己下手了,那怎么办?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公元前541年5月,嬴针在其母亲的规劝下离开了秦国,流亡到了晋国。

秦景公见嬴针弟弟如此知趣,当然任由其出国流亡。秦景公允许其将家财悉数带走。

走吧,眼不见为净。

但令晋国人惊讶的是,这位秦国公子嬴针带到晋国来的财富,那绝对是创造了新的吉尼斯记录了。史料记载,单单是乘车便达一千乘!

这是什么概念?

一位秦国公子,居然拥有一千辆乘车!每辆车由四匹马拉着,那就得四千匹!

我们把当时的乘车想象成现在的一辆劳斯莱斯吧,即嬴针带到晋国的私人财物居然有千辆豪车!看来,这位嬴针是一位车迷啊。

再想想看,这些乘车如果装载着财物,那得有多少财物?

史料记载,从秦国的都城雍城到晋国都城新绛,至少一千余里。

于是,春秋史上一起并非军事行动的乘车大展示在两个国家的都城之间举行了。千里黄土故道,豪华乘车首尾相连,其景象自然是壮观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新安小胖A

玄火神尊

夜晚的火焰

钻石劫

米分雪

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

孤风寂

光极街

曙极将

命运之轮逆转未来

明月正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