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民国那些事16飞虎队与昆明巫家坝,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巫家坝的塔台,毫无预兆地成为了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又奇妙融合的独特交汇点。美军无线电员,在与当地百姓的日常交流中,学会了用带着浓郁云南口音的方言喊“老乡,躲轰炸”,那质朴的发音里,满是对百姓的关切。而本地报务员,也在与美军的频繁接触中,熟练掌握了用英语报告“bogey at 10 o'clock”,精准传达着空中的危险信息。

最传奇的,当属机场旁“金马茶馆”的老板娘周素贞。这个裹着小脚、身形娇小的寡妇,却有着令人惊叹的语言天赋。她能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飞行员们讨价还价,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丝毫不落下风。她自创的“航空英语”词典里,记录着许多有趣又独特的表达:“two dolla one斤普洱茶”——“斤”被她巧妙音译为“gene”,这个独特的词汇,竟在飞虎队内部广泛流传,成为了他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1943年雨季,连绵不绝的雨水让整个机场都笼罩在一片潮湿之中。机械师们在机库的角落,意外发现几尊彩绘泥塑。当地老人听闻,赶忙赶来,神色恭敬地说这是巫家坝的镇地神灵,早在百年前建机场时就被郑重埋在夯土之中,护佑着这片土地。从那以后,每架出战的飞机,机头都会被点上一抹鲜艳的朱砂,这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仪式,让陈纳德将军哭笑不得,却又在心底暗自纵容。神奇的是,经过“开光”的战机,返航率确实高出三成。直到某次空战归来,机械师在机舱里发现了云南白药药粉,这才揭开了背后的秘密——原来地勤人员偷偷把止血药装进了应急包,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飞行员们的安全。

血色长空的生死契约

1942年5月,怒江峡谷幽深静谧,却隐藏着无尽危险。飞虎队员罗伯特·h·尼尔在激烈的空战中被迫跳伞,幸运的是,他被傈僳族猎人及时救起。在那个宁静的山寨里,他养伤长达三个月。这段日子里,他与傈僳族同胞朝夕相处,学会了他们豪爽的性格、热情的歌舞,甚至能熟练唱出满口流利的傈僳情歌。离开时,他腰间别着锋利的户撒刀,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不舍。二十年后,他的儿子带着半块普洱茶饼,怀着对父亲往昔岁月的好奇与崇敬,重返山寨。他惊讶地发现,父亲的名字已被郑重编入当地《抗倭英雄谱》,与明朝抗倭名将邓子龙并列,成为了百姓心中永远的英雄。

巫家坝西侧的跑马山公墓,庄严肃穆,这里埋葬着23位未能返航的飞虎队员。他们的墓碑整齐排列,坚定地朝向太平洋方向,仿佛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每个清明,无需任何人阻织,总有漫山遍野的无名野花在碑前悄然绽放,那是大地对英雄们无声的敬意。守墓人老张,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片墓园,他记得,1946年的一天,一位金发碧眼的妇女,历经千辛万苦漂洋过海而来。她神色哀伤,在丈夫墓前缓缓埋下一罐云南小粒咖啡。当她得知丈夫生前最爱喝这种“黑色药水”时,泪水夺眶而出,却又忍不住苦笑着说:“这个傻瓜,在德克萨斯老家他从来不加糖。”

1945年8月15日,胜利的捷报如春风般迅速传至巫家坝。那一刻,整个机场沸腾了。美军地勤与中国民工激动地相拥,随后合力抬起p - 51野马战机,在跑道上跳起欢快的跌脚舞。月光如水,洒在他们满是笑容的脸上。机械师们怀着对这段岁月的珍视,用飞机残片精心打制银镯;飞行员们则充满浪漫地拿降落伞裁制嫁衣。这些承载着战火记忆的信物,如今静静躺在云南驿博物馆的展柜里,尼龙绸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辨,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巫家坝的传奇从未真正消失,每当春城的蓝花楹盛开,那如云似霞的紫色花海中,那些划过天际的云痕,恍惚间仍是当年鲨鱼齿战机的航迹,久久不散 ,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北大荒

网游:开局倒欠系统千万经验值

程枫破浪会有时

型月,我成了圣谱人柱力?

怨之殇1

偏偏溺缠

彼时言末

假太监:掠夺气运从祸乱皇朝开始

青木流苏

疯子,不,我只是精神分裂

往生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