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清朝那些事2 河中石兽,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夜子时,卫河上游三十里的老龙湾。月色如水,洒在河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张铁锚带着三个徒弟,踩着齐腰深的河水在月光下摸索。河水冰冷刺骨,水流湍急,不断冲击着他们的身体,让他们举步维艰。徒弟李二狗忍不住抱怨道:“师傅,官老爷都在下游撒网,咱们在这荒滩折腾啥?” 他年轻气盛,脸上满是不解和疑惑。
“你当河水是直筒子?” 老河工弯腰捞起一把河沙,沙粒从他粗糙的指缝间缓缓滑落,“水流撞到弯道,外侧冲,内侧淤。石兽被激流卷着走,碰到河湾就得转圈。” 他一边说着,一边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仔细地摸索着河底。突然,他的手触碰到一块凸起的硬物,心中一喜,“就这儿!使点劲!” 他大声喊道,声音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四个黝黑的脊背在月光下绷成弓形,他们咬紧牙关,使出浑身解数。随着 “哗啦” 一声水响,半截青石兽头破水而出,龙角上还缠着几缕水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下游方向隐约传来犬吠,那是周文渊带着衙役在二十里外的深潭打捞,他们还在执着地寻找着根本不可能在那里的石兽。
五更天,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沧州城南门轰然洞开。八名赤膊汉子抬着湿漉漉的石兽,迈着沉重而有力的步伐穿过青石板街。石兽身上还滴着水,水珠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张铁锚的破草鞋在晨露里印出蜿蜒的水迹,他跟在石兽后面,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知州衙门前的鸣冤鼓被擂得震天响,声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惊飞了屋檐下一群灰鸽子。
周文渊赶到时,沙盘还摆在码头,细沙却已板结成块。老河工蹲在沙盘旁,正用烟袋杆划着旋涡状的纹路:“大人您看,这水流撞到河岸...” 江南名士的儒巾突然歪了,他盯着石兽腿上沾着的上游特有的红胶泥,脸色比宣纸还白。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直坚信的理论竟然是错误的,而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河工却找到了石兽。
三个月后,河间知府衙门的《治河纪要》新增了一页:“...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落款处工整地钤着周文渊的私印。这不仅是对石兽事件的记录,更是对真理的尊重和对错误的反思。
卫河码头的青石碑立起那天,张铁锚正带着徒弟们在百里外的河堤抢险。河水泛滥,河堤岌岌可危,他们争分夺秒地搬运着沙袋,加固着河堤。老河工终究没见到碑文末尾那句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但他烟袋杆划出的旋涡,却永远刻在了奔流的河水中,成为了后人探寻真理的指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