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下乡
阅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下乡,古今,我靠网购辅佐探花郎成宰相,阅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沙土能种?那不是马上就能种了。”
“是啊,就他家这样,靠他兄弟两个,今年累死也别想二十亩地都种上稻谷,我看他俩是可以种点。”
“那不知道是怎样的粮食?说不定会影响明年种稻子。”
“哪倒是,万一夺了地力呢?”
上官槟四下看看,在众人围观下走到院子外的车上取下三个红薯,招手叫过那个烧火的孩子,那孩子抽抽噎噎地过来,脏兮兮的脸上看不清长相,只有眼泪冲刷出的道道,怯生生看着上官槟。
上官槟连这孩子是男是女也分辨不出,问了一声,才知道是女孩,十一岁,就递过去红薯,交代让她埋灶里烤熟。
那女孩接过,看看屋里自家大人后,就小心放到火堆里,加了一把稻草开始烘烤。
姜二男舔舔嘴唇,又忐忑不安地看着上官槟,“小人、小人愿意种五亩试试,不知大人怎样算租子。”
上官槟侧身看他,举起一个手指朗声说:“第一,这红薯种子我先赊给你,以后从收成里扣。今年乃是试种,租子四六分,你六,我四。”接着又举起第二个手指,“第二,你愿意试种红薯多少亩,每亩地我可以赊给你三斗米。”
这下篱笆外的村民哄的一声,纷纷对着姜二男喊,有的说:“二男,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啊!”
还有人说:“二男,要是我就全种红薯!”
很快人们就渐渐往院子里靠,因为灶台里烤红薯的香味已经四处弥漫开来,这些村民虽然畏惧上官槟,不敢靠到他面前,但灶台这里却越聚越多,很快就把那女孩围住。
“这就是红薯啊,好香!”
“看着像芋头,那应该吃了顶饱。”
“种这个能赊大米三斗呢!”
不一会就有人说:“大人,我家也有地在你名下,能不能也种一亩,给小人也赊三斗粮,行不?”
“对,对,我家也有,能不能也给我家种一亩......”
姜二男左右看看,连忙开口:“大人,就给我赊—”他看看里屋的方向,跺跺脚,“十亩的红薯种。”
上官槟脸上带了笑意,对里长说:“这红薯毕竟是第一次种,具体收成不好说,我看这样,除了我自己地里的种十亩,村里其他有人愿意种的,就按户来算,每户我最多给一亩秧苗,以后从租子里扣。”
姜里长当即站直身体,“听凭大人吩咐,我等会就去问清楚,有哪些人要租的。”
上官槟示意刘大安拎出那袋红薯放到屋里,“这些就给里长拿去分分,回头让大家都尝尝。”
又走回屋内,到竹凳上坐下,继续对姜里长说,“还有一件事,不知村里还有没有柴草,今天我先买些带回去,十斤柴火换一斤大米,装满这车就够了,稻草都要用我拿的袋子装了。”说完指指车上的一包大米和几十个空粮袋。
姜里长立刻转身出去,一边挥手赶走那帮看热闹的村民,一边撒腿就往外跑,一点看不出赶了半天路的疲态。
姜二男听了,马上冲到院子里抱起稻草就往车上袋子里装,还喊了两个小的孩子帮忙。
不一会里长又带着老老少少几个人过来,每人身上背着比人还高的稻草、树枝,一个个走得飞快。
到了就卸在骡车前,很快就在骡车前堆起小山般的一堆。
刘大安做惯了壮班的帮闲,对这收租验货的活计十分熟练,不用上官槟吩咐,立刻撸起袖子,走到骡车旁,一一翻看,一边骂骂咧咧:
“你这稻草都是水,怎生能烧火,拿走、拿走!”
“这麦杆都发霉了,你自个说说你家会用这个烧火不?”
“这根木头裹了这么多泥,你这泥也要算份量?不敲干净了,你这堆老爷都不要了!”
“你这捆柴火干嘛捆这么紧,给老爷瞧瞧,是不是里面加了石头?”
村民对这刘大安的衙役做派十分熟悉,畏惧中带着讨好,不停的和他讨价还价,刘大安坚决不去理会,很快就剔除小半出去,又指派村民取了秤,一番嫌弃后又免不了压秤还价,最后用不到一袋米的代价就换了满满一车柴草。
上官槟也不去制止,他是打算以后继续换下去的,一开始就不能退让太多,不然往后说不好这些村民会怎样。
他只是催促里长,尽快给他一个村里需要种红薯的田亩数,小白说过,这红薯最好是春夏种,这天气越来越凉,不能过了天时。
里长只好顾不上交换现场,赶紧招呼村民到祠堂去汇合,一个时辰左右,统计好报给上官槟,最后加上给姜二男家的十亩,一共有120亩地。
上官槟没有说什么,到里长家里吃了晌午饭后,就带着满车柴草离开村子。
回去的路上刘大安有点精神不振,以往下乡都是拿钱回来,这趟折腾下来,眼见得上官槟就只拿了一车柴草,虽然瞧着挺多,实际不值几个钱,而且还是拿大米换来的。
他拿出把不知哪来的缺了口子的蒲扇,一边给上官槟扇风,一边讨好的对上官槟说:“大人,我看这村子也没这么多户人家,八成就是那里长期大人不了解实情,肯定有些人家不止一亩,说不定这120亩里面他自家就有十几亩,你看要不要小人回去找人收拾他们一番?”
上官槟坐在刘大安特意给他用稻草袋整理出的一个位置上,听了后回身看了看村里,有几户人家这时冒出了袅袅炊烟,转头对着刘大安说:“不用,以后我家还要继续和他们换。”
又看了看刘大安;“你衙门这里能拿多少钱一个月?”
刘大安看看上官槟,小心回答:“不瞒大人,小人就是跟着江班头他们,有什么活计了分润一点,没有固定饷银,反正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若是有个拿月饷的活计就更好了。”
上官槟听了追问一句:“你家就你一个人?”
刘大安回答:“我爹娘死得早,是我姐姐把我带大,现在我姐姐嫁给程铁匠,我还没讨老婆,就一个人住。”
上官槟思索一下,这人是本县的,虽然浑身衙门习气,不过等自己上京城,家里也需要这类人维护,就开口:“我家里现在缺人手,若是需要,就让你来上工如何?”
刘大安兴奋起来,在上官家干活可比在衙门做帮闲有前途。
上官槟又思索一下:“我先给你开一两半一个月的月钱,你何时能过来上工?”
刘大安十分欣喜,这个月钱相当于衙门的书办了,对他来说十分划算,“小人回去和江班头说一声就能来,小人一定好好伺候大人。”
上官槟点点头:“你既跟着我,我不会亏待你,就只一条,我家的事,我的事,你要牢牢守住嘴,若是让我知道你往外说出去一个字,我也能让你知道厉害。”
刘大安连连点头,大人物家里自然有很多秘密,而且这上官大人有那许多稀罕东西,更是都要保密的。
他混迹衙门之间,知道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官员对付他如同对付一只蚂蚁,立刻表态:“大人放心,小人最是知道好歹,好比今日下乡这事,小人保管一个字都不会往外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