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安排,女县令,青山漫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话一出众僧人议论纷纷。
“这今日果然是来找我等麻烦的。”
“是啊,是啊”
“前几日衙门大有动作,这是要开始了吗?”
“这可如何是好。”
“施主何必咄咄逼人,贫僧并无此意。”
孟谷道:“恕谷才疏学浅不明其中意思,还请大师解说一二。”
这时觉明方丈中气十足的道:“阿弥陀佛”
众和尚立即嘘声,连忙低头回道:“阿弥陀佛。”
觉明道:“佛言,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位之行六度及十度万行究竟圆满而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之成“佛”。我等悟性不够,不过凡夫之人尔,受朝廷管辖亦是一种修行。”
孟谷道:“多谢大师。”
“施主无需道谢。”
孟谷又道:“不瞒大师所言,寺院财产也就是“香火钱”和合理的课田归寺院所有,衙门不与管理,寺院享受这些福利和便利也应该履行普渡众生的责任和义务,在本官看来就是度己和度人,不知大师怎么看?”
觉明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言合情合理。”
孟谷道:“不知在众位大师眼里度己该做什么,又如何度人呢?”
觉悟道:“度人便是度己,度己便是度人,好好待己就是救赎自己,好好对待他人就是不断为自己积累善。”
孟谷点头道:“多谢大师,不知其他大师有何见解?”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义。”
“心中有勇气,精进前行,全心全意托付三师三宝。”
“发心虔净,不追求世间名利。”
“以相貌度人,慈祥庄重。”
“以身作则,以善巧度化众生。”
“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
“...”
孟谷认真的听着众僧的话,他们或说悟语或提经典或道禅语。
这些话于百姓而言大多是听不懂的,孟谷问这些也不是想让百姓现在就懂。
僧众们不管平时如何行事在此刻所言大多为善,这就是孟谷想要的。
半盏茶后,孟谷站起来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多谢各位大师解惑,孟谷感激不尽。”
“阿弥陀佛。”
就在这时孟谷道:“褚师爷何在?”
褚子盛从百姓中走出,手中还拿着炭笔和纸张,闻言恭敬道:“卑职在。”
孟谷道:“方才各位大师所言你可记下?”
褚子盛躬身道:“一字不落。”
孟谷转身对众僧道:“今日听各位大师之言孟谷都受益匪浅,遂让我衙门师爷记录下来,之后必整理成册,然后把其中的善行善事发布公告给百姓听,以教化大众 ,对于各位大师也是功德无量。”说到这里孟谷看向百姓又道:“大师们度人度己皆是修行,修行之路难难于天堑,还望大家协助大师们修行,对大家也是一种善报。”
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一个大胆的汉子道:“大人是叫我们按照大师们说的,帮助大师们修行吗?”
孟谷道:“可以这么理解。”
于是许多人眼睛亮晶晶的看向众僧们,他们刚刚虽然很多没有听懂,但是知道行善去恶的一些基本点,之后一定要去听听文化人的解说,多多积善,说不定来世就能投个好胎。
不知是谁带头说了一句:“大师高义。”
于是所有百姓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大师高义。”
众僧中几个和尚变了脸色,孟谷又道:“既然形成了统一的意见,日后这度牒该有个基本的标准才行,觉明大师以为如何。”
百姓们的小眼神全部看向觉明,觉明叹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自无不可。”
接下来的时间,孟谷和众僧辩论了如何修行,怎离红尘,什么为佛,什么是教。
孟谷不信佛不信教不信耶稣,但敬畏宇宙自然,尊重文化。不论什么教义都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文化的形成必定经过时间的考验,千百年下来集精华去糟粕,它至深至奥又至简至易。
这场辩论直到日中才结束,有易有难,百姓们听的津津有味,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这场法会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开觉寺菩提树下,孟谷双手背后微微出神,刘大力握着小灵给他新翻修的横刀默默的站在孟谷身后。
褚子盛带着杜广几人处理后续的事情,而他要和其中的觉明大师谈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禅诗前世经常听人说到,那时只觉得很有深意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今日刚经历一场佛论,心中觉得可以说点什么,又觉得没有必要说什么。
“阿弥陀佛,施主果然慧根深种。”
孟谷转身微笑道:“不敢当,孟谷不过念出他人所感,当不得大师这一声夸赞。”
觉明微微一愣,并没有询问。侧身道:“施主请。”
“大师先请。”
客堂里两人对面而坐,孟谷看着眼前慈眉善目的大和尚突然说道:“大师认为本官此行为何?”
“大人方才这句话已经说明了。”
孟谷道:“听衙中同僚言,大师从刑州州府大觉寺而来,走过许多地方,最终选择在石山县传播思想劝人为善,孟谷敬佩不已。”
“不过是些日常之事,不提也罢。这些日子不少师弟向贫僧说衙门曾上门询问,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孟谷道:“那本官就开门见山了。”
“阿弥陀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