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大寿,女县令,青山漫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明先是很开心,继而又有些伤感:“战场上虽阴谋阳谋不断,但少有名将会拿完全无关的妇孺威胁人。那年武威来了一个新军师,那个人奸诈狡猾可恶至极,让人抓了很多无辜的百姓威胁宁叔叔,宁叔叔明知是陷阱,还是带人去了,最后人都救回来了,自己却受了重伤,武威又趁此叫阵,宁叔叔守城而亡。
本在京城的大白请命镇守边关,一开始武威人瞧不起大白,谁知大白比宁叔叔还有勇猛,他们又故计重施想除掉大白。结果大白单人单骑不但救回来无辜的人,还追着对方杀了几里地,一人杀好几百敌军,众人赶到时就见满地残骸,他面色狰狞满身是血的站在尸体摞起来的小山上,所有人都吓傻了,之后武威再也不敢这么做。
不过大白回来后也大病了一场,极为凶险,还好最后挺过去了,你不知道当时大家都急死了。所以大白最讨厌有人拿无辜者的命威胁他,发飙的大白特别恐怖。”
清明讲完看着孟谷,见他不说话,问道:“孟小谷你不怕吗?”
孟谷疑惑道:“我为什么要怕。”
请明道:“当然怕啊,当日被救回的人都晕了过去,之后有人提到大白的名字都怕。那些文人还上书弹劾大白来着,还有很多人说大白是疯子。”
孟谷道:“宁将军是为大辰百姓而战,作为被保护的人我为什么要怕?前日宁将军即使在愤怒之下也没有要了刁宏的命,只因为他是大辰人,说明将军一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至于弹劾宁将军的人大概是吃太饱,闲的。”
清明听了哈哈大笑:“孟小谷你说的对,就是这个理,改天我就这么骂他们。”
清明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还说了许多自己小时候我糗事,最后孟谷无法教了他几个魔术。准确的说是跟他说了许多魔术的原理,让他自己去摸索,毕竟孟谷自己也是只会说不会做。
清明是个嘴巴闲不住的,聊着聊着孟谷也嗨了,给他讲起了修行小说,那一套理论下来,几个人听的如痴如醉。
故事讲完了,清明开始试所谓的“法术”小灵褚子盛几人就成了清明的实验对象,最后就连刘大力这样的高手若是不集中注意力也容易被蒙蔽。
就在清明玩的正开心的时候,来了两个意想不到的客人,田峥和张毅。
他们二人初来鸿塔县就听到清明夸张的传说,田峥从前被人骗过,遇到类似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加上本身就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恨不得马上就拆穿清明,还是张毅拉着他。
后来两人阴差阳错的看到了刁府的事情,他们觉得自己狭隘了,清明真的是个高人。出来行走江湖遇到高人怎么办?当然是上前拜见。于是他们很开心的一路追随,然后发现事情好像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所以有了现在两人一脸幽怨的看着清明。
清明摸了摸自己的胳膊,很不自在的道“你俩能不能别这样,搞得好像我做了啥对不起你们的事。”
田峥长得白净但是脾气暴躁,闻言哼的一声扭过头不说话,张毅长的粗狂心思却很细腻,开口道“对不住,对不住,我们结伴行走江湖,这些年来遇到许多奇闻异事让我们大开眼界,初来见清明道长所做所为让人敬佩,特来拜会拜会。”
清明眉头一挑,展颜道:“好说好说。”说话间就给两人表演了一个。
“怎么样,厉害吧。这个我学了很久的。”
田峥怼道:“不过是个骗人的小把戏罢了”
清明道:“那你也不会,你以为这么好学嘛?”
“...”
“...”
这两个人脾气秉性相似,吵着吵着倒是越来越融洽。
“这位是?”
“在下孟谷,幸会幸会。”
“在下张毅,幸会。”
孟谷在鸿塔县除了刁宏面前,一直没有露面,他们二人不认识孟谷也很正常。
######
天色微亮,孟谷睁开眼睛,生物钟也回来了,见对面的床榻上小灵睡得正香,下意识的将手脚轻些。
出了房门,站在客栈二楼的走廊向外看去,街上人影绰绰,房屋两边的小吃摊早早开了业,烟雾缭绕间,馋得人直流口水。孟谷隐隐听到“馄饨,皮薄馅厚的馄饨咧”的吆喝声,口中唾液疯狂分泌,突然很想吃上一碗。
“少爷”小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孟谷的馋意。
小灵走到孟谷身旁甜甜的道:“少爷,我去打水给你梳洗,你去房间等我一下。”
孟谷点头“好哇”
房间里小灵把孟谷自己扎起来的头发放下,重新梳发束发,又给孟谷换了一身衣服,如果刚刚孟谷是个翩翩公子,现在就是一个翩翩佳公子。
早饭虽然没有吃到小摊上的馄饨,但吃了小二推荐的酸菜包子和大粥,几个人吃的口齿留香,特别是清明,秉着不要钱的东西一定要多吃点,干了好几碗。
时间差不多了,田峥张毅清明一一告别,孟谷也要动身去杨府参加寿宴了。
孟谷只带了大力,本来想带褚子盛一起去,但是总觉得杜广几个不太靠谱,有褚子盛在他就放心多了!
杜广几人明白孟谷的担心,拍着胸前保证绝对会看护好小灵,毕竟小灵在他们大人心中的地位,他们可是领教过的。
巳时监察史杨大人的门前已经车水马龙,大红的挂彩挂满了那片街道,来往的仆从穿着喜庆的衣服招呼客人,就连负责杨府内外安全的侍卫刀柄上都绑着寿福,在欢乐的音乐中,众人满面笑容。
“少爷,真的好多人啊!”
“同州虽不是京师,富贵人也不在少数,监察史大人五十大寿,人自然很多。看这样子除了同州的官员,还有生员,各大家主,富商,学子,就连乞儿也能在角落排队领到东西,众人齐聚一堂啊!”
刘大力抓了抓脑袋,不解的道:“这样过生日真的开心吗?得花多少钱啊?”
孟谷微笑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至于钱?大力,拿好贺礼,我们进去吧。”
“是,少爷。”
走到门前,立即有侍从相迎,刘大力递了请柬和寿礼,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小厮为他们引路。
“孟大人,这边请。”
杨府入门为穿堂式走廊二间,靠北侧有一水心亭,上建六角水口亭。西面则是花厅几间,厅中各色花争相斗艳,厅上皆是石栏绕砌而成,中间穿池种竹,错落有致。刘大力全程一副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样子。
这还是前庭,之后就是构廊方亭阁楼厅堂,曲径通幽,综错调和,杨大人祖籍在南方,所以庭院建筑上多有借鉴,其中又加了些关西道的特色,两方经过大师的手艺融合在一起,真真赏析悦目。
杨府设宴的场地在正厅门前,一个大的主台摆在正主位,两侧设有次桌,下面两侧两边各摆了两排长桌,官员一边,另一边读书人一派,剩下的一派。刘大力被请到了另一处等待。
大家面上喜气洋洋互相说着客气的话,杨府的仆人在中间穿梭,甚是忙碌,九月的天气竟然有些热。
这样的场面孟谷前世经历过许多,很熟练的应付起来。
不一会儿一侍从高喊:“杨大人到”
众人纷纷面朝主台看去,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监察史杨涛穿着一身喜庆的过寿衣,两个儿子服侍在身旁。他的肤色有些暗黄,大腹便便,头发和胡须些许花白,配上那一身喜庆的寿服,总感觉没有园子里的建筑那么和谐。
杨涛转身坐在主位上,众人立即行礼齐道“下官(学生,草民)见过杨大人。”
“哈哈,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大家请坐,请坐。”
“多谢大人...”
“请坐,请坐”
“张大人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