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续写昨天内容,深秋情结,陈清皓,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光照,
映小河。
扁担展翅飞,
锹镐冒星火。
山歌飞遍野,
号子响寥廓。
树苗身后追,
小草头前乐。
今日造林千道岭,
明朝披绿万层坡。
程启琨读高二那年春天,学校组织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地点是县城附近的大青山。在蓝天白云下、青山溪水边,老师和学生们干劲十足,热火朝天,挥汗如雨,从山下的小河担水上山浇灌树苗,颤悠悠的扁担翩翩飞舞,叮叮当当的锹镐声伴随着加油的劳动号子、嘹亮的歌声,互相交织成一幅人欢气盛的热烈场面。植树结束后,老师布置了以《植树》为题写诗的作业,程启琨这首现代诗《植树》获得了李老师的高度赞赏,他在课堂上高声朗诵一遍,又让程启琨抄写在黑板报《诗刊》栏目上。
1976年元旦刚过,程启琨两年的高中学习即将结束,未满18岁的程启琨就要毕业了,眼看此生上学到达了终点站,觉得前途很渺茫,不知未来怎样?毕业考试已过,这几天也不上课,同学们在教室里叽里呱啦地议论个没完。正当同学们人心浮动的时候,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 !噩耗传来,人人心情都无比沉重,程启琨满怀惆怅,在座位上发呆,紧锁眉头,苦思冥想,赋诗一首,以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
七律
悼念周总理
日月惜别总理魂,山河俯首泣昆仑。
鞠躬尽瘁身先去,盖世英名志永存。
万众哀戚情所系,千秋大爱暖如春。
家国痛断擎天柱,百姓追思掌舵人。
程启琨把这首诗交给李老师审阅,李老师看后非常感动,也让他抄写在学校黑板报上,代表全体师生深切悼念敬爱的周总理。
毕业典礼即将举行,代表全体毕业生在大会上发言的人选由写作班里出,写作班当然首推程启琨,去年上一届同学毕业典礼大会上,就是程启琨代表在校生发言的,那次他写的发言稿受到了李老师的高度评价。这次的发言任务,李老师仍然交给了程启琨,李老师很有信心地对他说:“去年你代表在校生的发言很好,我相信这次你写的发言稿一定更漂亮!也不用再让我审阅了,你就直接念吧。”程启琨充满信心地说道:“请老师放心,保证给您和咱们写作班争光!”前一段时间,全校刚刚学习了毛主席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写作班又掀起了写诗填词的高潮,程启琨更是感受到了诗词的巨大魅力,其实他还有个心结:高中毕业了,就意味着此生永远不能再上学了,酷爱学习的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那时每年一个公社只有寥寥几个青年“走后门”上大学,所以,普通青年根本没有机会,程启琨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因此,他心里颇多感慨。
毕业典礼大会在操场举行,为了烘托气氛,会议开始前大喇叭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等全体师生齐聚会场,一切准备就绪,校长宣布毕业典礼大会开始,他代表学校作了报告,而后就是高一同学代表在校生发言,紧接着就该程启琨代表毕业生发言了,他素有朗读功底,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带着感情,与会者都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发言稿不长,很快就念到后半部:
“今天,我们莘莘学子已经完成高中学业,乘着满载收获的小船即将驶向四面八方,大多数同学可能再没有上学的机会了,但学无止境,好男儿志在四方,社会就是我们的大课堂。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一定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作为当代知识青年,我们要接受广大工农兵的再教育,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誓做好儿郎,将来要成为国家栋梁。在不久前的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总理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已经绘制,全国人民心潮澎湃,群情激昂,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希望已不遥远。周总理离我们去了,永远的去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实现他老人家的遗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青春热情,积极投身到‘四个现代化’建设当中,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此时此刻我心情非常激动!昨天,我照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格律填写了一首词,最后,请允许我在这里宣读,并以此和大家共勉。”说道这里程启琨稍稍顿了一下,然后富有感情地高声朗诵道:
“水调歌头
我有鸿鹄志
我有鸿鹄志,誓做好儿郎。
激情汹涌澎湃,希冀在胸膛。
毕业惜别学校,满载厚实收获,奋力创辉煌。
天高任鹰舞,海阔看鱼翔。
宏图展,同携手,向前方。
投身“四化”中去,重任勇担当!
踔厉风发跃进,华夏民族奋起,实干定兴邦。
伟业惊天地,奇迹盖苍茫。”
程启琨的发言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热情奔放,博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尤其是这首词,充分表达了青年人的远大理想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校长在最后总结讲话中高度赞扬了程启琨同学的发言,说他讲出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心声,然后,在《运动员进行曲》乐声中校长给同学们颁发了毕业证书。
大会闭幕后,班主任李老师把程启琨叫到办公室说:“你的发言很棒!尤其是那首词写得很有感染力,有一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就凭刚才那雷鸣般的掌声足以说明你地发言很受师生欢迎,我看这首词可以选一家报刊或文学杂志投稿,说不定可以发表。”没想到这首词受到老师如此高的评价,程启琨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可不敢投稿啊!怕丢人呢。我觉得自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我其实并不懂写诗填词呢,我是参照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水调歌头?游泳》这两首词的格律、平仄而作,也参考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我写的第一首词,之所以要写这首词,是因为两个因素:其一,前些时候通过学习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又翻阅了很多毛主席诗词,使我萌生了写词的冲动;其二,我最喜欢上学读书,如今毕业回乡务农,意味着此生再不会踏进校门学习了,心里感触很多,不知是失落还是迷茫?进入社会以后,要实现一个青年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必须努力奋斗,没有退路;所以写了这首词。”李老师听了稍稍顿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唉!我知道你家也没啥背景,依你的文学才华如果埋没在农村的确太可惜了!最起码当个语文老师应该没问题的。不过你也不要灰心,天有不测风云,说不定以后你可能还有上学的机会。再有,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也不要以为到了农村就没有用武之地,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你可以自学,勤写东西多练笔,都说山沟里可以飞出金凤凰,怎么就不能出作家?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你忘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着名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悲观失望,不要迷茫,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师一席话让程启琨茅塞顿开,惆怅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李老师向他伸手道:“你把发言稿给我保存吧!”程启琨赶紧把那首词誊写一遍自己留个底稿,然后把发言稿交给李老师。
(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