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扩张队伍,还是三枪八路
胖橘真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扩张队伍,还是三枪八路,亮剑:没有枪没有炮,就找咱老赵,胖橘真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半个月后的边区兵工厂,捷克造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
刚刚调试完毕的流水线旁,赵刚正与几位工程师专注地跟踪分析数据,这时,只见一个人急匆匆地朝他们走来。
人未到,声先至:“老赵,你小子可真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啊!”喊话的正是张万和,因车间噪声太大,他不得不扯着嗓子大声说。
赵刚一边看着手中的数据,眼睛还不时观察着生产情况,嘴上也大声回应道:“什么风把老张你给吹来了?”
张万和也将目光投向流水线,只见很快就有一挺捷克造轻机枪组装完成,他顿时喜笑颜开:“还能是什么风?当然是生产线改革这股春风咯。你瞧瞧,这才多久,又一挺捷克造就组装好了。老赵,你跟我交个实底,这捷克造一天能造多少支?”
赵刚神色平静地看向张万和,开始介绍起生产线:“这条捷克造生产线,经过实际测算,一小时能制造12挺轻机枪。理论上来说,如果一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去掉吃饭休息时间,能产出240挺。”
张万和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扯着嗓子大喊:“你说多少?一天能生产240挺捷克造,我没听错吧?”
赵刚看出张万和没领会话里的潜台词,决定放出个更惊人的消息:“隔壁还有一条马克沁生产线,产量也不相上下。”
“不行,我得马上上报,这可是个超级大的好消息。”
见张万和转身就要走,赵刚赶忙一把拉住他,给他泼了盆冷水:“我还没说完呢!这只是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原材料供应的速度可跟不上这么快的节奏。”
张万和一脸茫然:“你说的我咋有点听不懂呢?兵工厂的原材料都堆得像小山一样了,怎么还会原材料供应速度不够呢?”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又不是所有的钢铁都适合用来造枪。而且兵工厂供电有限,电炉炼钢的速度也受到了限制……”
赵刚话还没说完,就被张万和打断:“越说越复杂,你就直接给我个准话,一天实际产量到底能有多少?”
“你看你,又着急了。”赵刚打趣了他一句,接着说道:“轻重机枪加起来,一天大概100挺吧!”
“那就是月产3000支!”张万和还是被惊到了:“虽说产品单一,但就算是巅峰时期的太原兵工厂,机枪产量也没这么高吧?”
赵刚微微一笑:“那是当然,流水线生产可是如今最前沿的技术。
而且你就有所不知了,对于咱们现在的边区兵工厂而言,生产一支步枪和一挺机枪的难度其实差不多。
最难的部分就是枪管制造,难度基本相当。枪机和枪栓的复杂程度虽有不同,但通过增加人手和调整生产线都能解决。
太原兵工厂当时以生产步枪为主,是基于晋绥军的实际情况考虑。咱们八路军现在更急需机枪,可也不可能让战士们人手一挺捷克造呀?所以兵工厂最终还是会以生产步枪为主。
从现实角度出发,兵工厂会朝着太原兵工厂的模式看齐。只可惜这批材料用完后,兵工厂的产能恐怕就得降下来了。”
张万和听完,转身就走,只留下一句大声的回应:“我可没时间听你唠这些了,得赶紧找师长汇报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