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蹦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6章 雾隐余波:灵雾新生,仙途逆世缘起,钢蹦1,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夏的新作《雾隐之境》续篇出版时,距离那场与“雾灵”的对峙已过去三年。新书发布会上,镁光灯聚焦在她身后巨大的投影幕布上——那是雾隐镇如今的航拍图,青瓦白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蜿蜒的溪流穿过稻田,再也不见昔日浓稠如墨的雾气。
“林老师,很多读者好奇,您书中描写的‘雾灵’是否真实存在?”记者的提问让会场突然安静下来。林夏抚摸着封面上周远的日记残页复制品,那些扭曲的字迹似乎还带着雾水的潮湿感。“当你站在雾隐镇的清晨,能听见露水坠落在叶片上的声音与百年前别无二致。或许答案就藏在这些永恒的瞬间里。”
散场后,林夏收到沈川的短信:“后山的野樱开了,今年特别早。”配图里,粉白的花瓣飘落在石径上,尽头是座崭新的祠堂。自从雾隐镇重获新生,沈川辞去刑警工作,留在当地筹建民俗博物馆,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次日清晨,林夏踏上开往雾隐镇的列车。车窗外,山峦逐渐被晨雾笼罩,不同于往昔的压抑,这层薄雾像层轻纱,温柔地包裹着苏醒的世界。出站时,她看见沈川倚着老式自行车,车篮里装着油纸包好的桂花糕——那是镇上老字号的新品。
“带你去看样东西。”沈川载着林夏穿过挂满红灯笼的街巷,老人们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几个孩童追逐着从身旁跑过,惊起檐角的麻雀。行至后山脚下,一座青石牌坊赫然立在眼前,匾额上“雾灵祠”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耀。
推开雕花木门,林夏愣住了。祠堂中央供奉的并非传统神像,而是一块天然形成的雾状水晶,在灯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晕。四周墙壁上,绘制着雾隐镇千年历史的壁画:先民们在雾中播种,孩童在雾里嬉戏,直到贪婪的商队带来炸药开山取石,惊醒沉睡的雾灵。
“这是全镇人的决定。”沈川指着壁画最末处,“我们不再恐惧雾,而是选择理解它。”他拿起案上的登记簿,泛黄的纸页间夹着游客留下的许愿笺,有人祈求学业进步,有人希望家庭和睦,还有张字条用稚嫩的笔迹写着:“雾灵婆婆,别再吓人啦,我想和小伙伴来玩。”
傍晚时分,薄雾如约而至。林夏和沈川坐在溪边的老槐树下,看雾气漫过木桥,将整个小镇渲染成水墨画卷。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循声望去,是几个年轻人围坐在篝火旁,其中一人正吹奏竹笛。
“他们是来拍短视频的。”沈川递过烤红薯,“现在雾隐镇成了‘治愈系’网红打卡地,民宿都要提前三个月预订。”火光映照在他脸上,林夏注意到他眼角多了几道细纹,却比从前更显从容。
深夜,林夏独自漫步在雾气氤氲的老街。月光穿过薄雾,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经过周远老宅时,她停下脚步——这里已改建成“雾隐故事馆”,橱窗里陈列着她的小说手稿和当年的新闻报道。忽然,一阵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她脚边拼成奇异的图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