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一路带一路
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一路带一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玉米扒舞,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手中的密信被他看了又看,眼神当中的光芒,更是亮的惊人。
果然不愧是他的师弟们,特别是安师弟,永远都是那样。
哪怕单独站在那里,都是发光发亮的那一个。
当今之世,局势纷纭变幻,于这风云激荡的时代浪潮之下,人才的甄别与评判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且看那诸多才俊,或出身名门,饱读诗书,腹有锦绣;
或天赋异禀,才思敏捷,能言善辩。
然细细究来,真正堪称惊世之才者,却并非仅以才学之深浅论断。
有这般一群人,尚未踏入朝堂那威严庄重、权谋纵横之地,便已在江湖之远崭露头角,尽显非凡之能。
他们身怀绝技,才高八斗,可这仅仅是开篇序章。
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深知知识若不落地生根,便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于是,他们决然摒弃纸上谈兵的虚浮做派,将满腹经纶化作实践的利刃,披荆斩棘,直击民生之困境。
于一方乡土之上,他们精准洞察当地的山川脉络、风土民情,深挖每一寸土地的潜力。
凭借卓越的见识,引入先进的农耕之术,改良作物品种,使得荒芜的田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粮食产量逐年攀升,百姓家中仓廪渐盈。
不仅如此,他们着眼于市井街巷的商贸流通,开山辟路、搭桥建港,打破地域阻隔。
让本地的特产远销四方,财富如活水般源源不断涌入。
在教育层面,更是不遗余力,兴办学堂,广纳贤师,为懵懂孩童开启知识的大门,为后生晚辈铺就成长的坦途。
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可用之才,为地方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反观另一类所谓的“才俊”,虽自幼浸染在圣贤典籍之中,满口的仁义道德,一生坚守清高之名。
为官之时,清廉自持,两袖清风。
这本是美德,值得称道,可若只知闭门苦读、孤芳自赏,面对百姓的饥寒交迫、地方的破败萧条却束手无策,那这般清廉又有何用?
百姓依旧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国家的发展亦因之迟滞不前,原地踏步。
而真正的人才,他们怀揣着对苍生的悲悯、对家国的赤诚,脚踏大地,用双手丈量民生的温度。
他们既能在关键时刻高瞻远瞩,擘画宏图伟业;又能在细微之处,关心百姓的柴米油盐、住行冷暖。
他们引领着众人齐心协力,向着富足安康的彼岸奋勇前行,使得每一个个体都能沐浴在发展的光辉之下,共享繁荣的红利。
如此,方能称之为百姓的福祉所依、国家的栋梁之才,令世人由衷赞叹,心向往之。
也唯有这般人物,方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镌刻下属于自己的不朽功勋,为万世所敬仰。
张时安,看着北地,这才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心中没有自豪肯定是假的,毕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心血。
没有一个人不想亲手打造自己想要的世界。
而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的一切竟然会真的实现。
虽然过程很艰难,但眼前的成果却格外的美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