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修整三日
孟梦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边境修整三日,落魄太子爷:你的女人我要了,孟梦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姜堰之听闻父亲太子殿下要回来了,原本平静的内心瞬间泛起了波澜。
他正在书房中温习功课,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中的书卷差点掉落。姜堰之自幼便对父亲充满了敬仰与依赖,在他的心中,父亲是如高山般巍峨的存在,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此刻,得知父亲即将归来,他的思绪一下子飘远。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抽出时间陪伴他玩耍。那时候,父亲会把他高高地举过头顶,让他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会耐心地给他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带他走进奇妙的世界;会手把手地教他写字、练剑,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关爱与期望。
姜堰之还记得有一次自己不小心摔倒受伤,父亲那紧张而关切的眼神。他抱着自己,轻声安慰,那一刻,他觉得父亲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因为政务和各种事务常常离家,姜堰之虽然理解,但心中的思念却日益加深。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父亲陪伴在身边,他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如今,父亲即将归来,姜堰之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要如何迎接父亲的归来。是为父亲准备一份精心书写的文章,展示自己学业上的进步?还是亲手绘制一幅画,描绘出心中对父亲的敬爱?又或者是练习一首父亲喜爱的曲子,在父亲归来时为他演奏?
姜堰之坐立不安,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他决定先把自己的书房整理一番,将那些摆放凌乱的书籍重新归置整齐,把自己最近的书画作品挂在显眼的位置,希望父亲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小公子,您别太着急了,太子殿下回来还有些时日呢。”身边的小厮看着姜堰之焦急的模样,忍不住说道。
姜堰之却摇摇头:“不,我要做好一切准备,让父亲看到一个让他骄傲的儿子。”
他走出书房,来到庭院中。望着天空中飘浮的云彩,仿佛看到了父亲归来时的情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父亲回来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姜堰之每天都充满了干劲,读书、练武、习艺,一刻也不敢松懈。他期待着父亲归来的那一天,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他,让父亲为自己感到欣慰和自豪。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堰之愈发急切地盼望着父亲的归来。他每天都会向府中的下人打听父亲的行程,每一次得到的回复都是“还需些时日”,但这并没有消减他的期待。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有消息传来,太子殿下的队伍已经距离京城不远,预计当天傍晚便能抵达。姜堰之兴奋得手舞足蹈,立刻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衫,那是他特意为迎接父亲而准备的。衣服的料子是上乘的丝绸,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显得他格外精神。他又对着镜子仔细整理了自己的发髻,确保没有一丝凌乱。
午后,姜堰之来到府门前,翘首以盼。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远处终于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姜堰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一队威风凛凛的人马逐渐靠近,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太子殿下。姜堰之激动地向前跑去,大声呼喊着:“父亲!父亲!”
太子殿下听到呼喊,勒住缰绳,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他翻身下马,张开双臂迎接跑过来的姜堰之。
“堰之,我的孩子!”太子殿下紧紧地抱住了姜堰之。
姜堰之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父亲,您可算回来了,孩儿日日盼着您。”
太子殿下抚摸着姜堰之的头,说道:“为父也想念你啊。”
随后,父子二人携手走进府中。姜堰之迫不及待地向父亲讲述着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包括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在武艺上的突破,以及对一些事情的思考和感悟。
太子殿下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许:“堰之,你长大了,也懂事了,为父很是欣慰。”
晚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而欢乐。姜堰之坐在父亲身边,不停地为父亲夹菜,关心着父亲在外面的辛苦。
饭后,太子殿下把姜堰之叫到书房,与他促膝长谈。
“堰之,为父此次归来,希望能看到你更加成熟和担当。未来的路还很长,你要不断努力,为家族争光。”太子殿下语重心长地说道。
姜堰之郑重地点点头:“父亲放心,孩儿定当不负您的期望。”
从那一天起,姜堰之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家族的荣誉和责任,而父亲的归来,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最强大的动力。
自太子殿下归来后,姜堰之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与斗志。他每天早早起床,跟随先生刻苦学习经典史籍,常常与先生探讨书中的深意,见解愈发独到深刻,让先生也不禁频频点头称赞。
练武场上,姜堰之的身影更是从不缺席。他手持长枪,身姿矫健,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心中想着要成为像父亲一样英勇无畏的人,能够为国家和家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姜堰之也不忘关心府中的事务。他时常跟随在母亲身边,学习如何管理府中的大小事宜,从财务收支到人员调度,他都认真倾听、仔细观察,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一日,姜堰之如往常一样在书房中苦读。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出门查看。原来是府中的两个仆人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互不相让,局面渐渐有些失控。
姜堰之走上前去,神色严肃:“何事在此喧哗?”
两个仆人见到姜堰之,顿时安静下来,兢兢战战地说明了事情的缘由。姜堰之听完,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不过是一点小误会,大家同在一个府中做事,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怎能如此不顾大局?”
他的话语不卑不亢,却又充满威严。两个仆人听后,面露愧色,纷纷低头认错。
姜堰之处理完此事,继续回到书房。他深知,作为太子之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家族的形象,他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又过了些时日,朝廷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边疆战事吃紧,急需增援。太子殿下在朝堂上主动请缨,欲亲赴边疆指挥作战。
姜堰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满是担忧。但他明白,这是父亲作为太子的责任与担当。于是,他来到父亲面前,坚定地说道:“父亲,您放心去吧,孩儿会照顾好母亲和府中一切,等您凯旋归来。”
太子殿下看着已经长大懂事的姜堰之,眼中满是欣慰与信任:“堰之,为父相信你。”
在太子殿下离开的日子里,姜堰之更加努力地承担起府中的责任,同时也时刻关注着边疆的战事,祈祷着父亲能够平安归来。
太子殿下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策马赶往边疆。清晨的阳光为他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
胯下的骏马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急切的心情,四蹄如风,扬起一路尘土。太子殿下紧紧握着缰绳,身体随着马匹的节奏起伏,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朝堂上皇帝殷切的目光和嘱托,那是对他的信任和期望;想起了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的惨状,那一张张痛苦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想起了边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他们用生命扞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
“驾!”太子殿下大声呼喊着,催促着骏马加快速度。风声在他耳边呼啸,吹乱了他的发丝,但他的目光始终直视前方,一刻也不曾偏离。
道路两旁的景色飞速后退,青山绿水渐渐被荒凉的戈壁所取代。太子殿下知道,越靠近边疆,局势就越紧张,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偶尔遇到过往的行人,看到太子殿下如此匆忙的身影,都不禁投来敬佩的目光。
“看呐,那是太子殿下,他亲自奔赴边疆了!”人们纷纷议论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太子殿下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赶到边疆,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击退敌军,保卫国家的安宁。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一片橙红。太子殿下终于来到了一处驿站,他的骏马也已疲惫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