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都华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木兰与韩娥两个艺术形象的异同之处(1),剑隐红装女侠韩娥,作者古都华桂,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南北木兰女扮男装的目的不同。木兰女扮男装从军时,我国正处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纷争时期。木兰女扮男装的目的是替父从军。韩娥女扮男装的时期,我国正处于元末农民起义和各地军阀混战时期,她女扮男装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防备在战乱中被掳遭到侮辱丧失贞洁,是被战乱所逼而女扮男装的。
第六,南北木兰参加军队的方式不同。北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直接参加了国家军队。韩娥女扮男装后,不幸先后被青巾军和元军掳去军营,才被迫当了一名马夫。她后来辗转参加了明玉珍的红巾军,从不自觉到自觉,成长为一名红巾军将领。
第七,南北木兰参加的战争性质不同。北方木兰从军是抵御外族的侵略,进行的是保家卫国的战争。韩娥从军,参加的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争。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主导下,韩娥女扮男装拿起武器参加战斗,也是值得颂扬的。
第八,南北木兰在军中的际遇不同。北方木兰完全凭着自己的智慧成功掩护了女性身份。韩娥则一开始就受到王起岩和罗甲二位上级军官的保护,他们对韩娥女性身份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北方木兰在保护自己身份方面更加艰难。
第九,南北木兰女性身份暴露的方式不同。木兰辞官回乡,作为一个平民时才自主恢复女性身份。韩娥则是在与叔父母邂逅相遇后,叔父要用金钱赎回韩娥,并与王起岩到成都刺史府打官司时,女性身份才最终暴露。
第十,南北木兰的婚姻结局不同。《木兰辞》中没有提到木兰结婚。明人刘惟德在《韩娥传》中说,罗甲曾经“为之婚娶”。“娥不得已,从,而百计避之。妇诉其父母。父母责娥。夫妇不睦。娥尤隐晦不言。”《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九·列女一》载:韩娥于“洪武四年嫁为尹(马)氏妇”。刘惟德更是确凿地说:韩娥“归戍士马复宗,生男一人女二人”。试想,以元末明初时期的科技和现代社会相比,而且又是在生死须臾间的战争时期,韩娥要做到预防妇科病,保持生育能力,那是需要多么大的智慧啊!
第十一,南北木兰被表彰的规格不同。北方木兰的确认,见唐代所建虞城木兰祠内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记载了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但未见国家史籍记载。
韩娥是第一个受到大夏和明朝两个国家级政权表彰的女英雄。进入明朝后,蜀王朱椿对韩娥的表彰奖励以及明朝廷对韩娥的再表彰,使韩娥的事迹传晓于全国。《明史》共记载二百六十五个忠孝、节烈妇女的故事,在明代被誉为“贞女”的韩娥位列全国贞女第九位。这些都说明,韩娥仿效木兰女扮男装参加农民起义战争的事迹,是得到了大夏和明朝官方认同的。韩娥也是第一个与木兰相联系的女英雄。2000年4月,中国邮政在在韩娥故乡阆中市举行《木兰诗全图》纪念版张首发仪式,将诗中的木兰与真实的木兰韩娥对应联系起来,它表明了国家对蜀中木兰韩娥的再次认定。阆中市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摄制的专题片《印象阆中·蜀中花木兰》以及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与南充阆中市木兰镇缔结为友好乡镇,也充分证明了地方政府对韩娥的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