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都华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师兄,放下剑来:韩娥的嘉定劝降(1),剑隐红装女侠韩娥,作者古都华桂,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饭后,天色渐暗,彭普贵与飞天张、铁头张以及吴仲富等人躲在一间密不透光的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气氛。他们围坐在一张老旧的木桌旁,桌上摆放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火苗在微风中摇曳,映照出他们脸上的严肃与决心。
他们分析了明朝建立后的政治形势,讨论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当时,朱元璋确实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是,那些“元勋宿将”和“富家巨室”争买田宅,土地兼并严重,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洪武十二年,朝廷的规定使得一些官员和生员的赋役被豁免,而这些负担转嫁到了普通百姓头上,加深了他们的痛苦。
解缙曾上书描述百姓的困境:“或卖产以供税,产去而税存,或赔办以当役,役重而民困。”一些地区由于战乱对经济的破坏,地方官吏胡作非为,横征暴夺,农民并未因明朝的建立而减轻负担,反而使农民与地主豪强的矛盾更加尖锐激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生存的贫苦农民,便不断举行武装起义来反抗压迫。
彭普贵介绍了江西、湖广地区白莲教起义的情况。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江西、湖广地区一直是我先主徐寿辉和汉主陈友谅割据地区,也是我白莲教盛行的地方。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蕲州人王玉二聚众烧香密谋起义。当年六月,罗田县人王佛儿自称弥勒佛降生,也鼓动民众起义。”
吴仲富反映说:“川东地区不少人对明政权失望,又开始怀念大夏时期百姓富足的太平日子来。”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铁头张也说:“我特别感受到泸州和叙州一带的百姓,对大夏生活一直怀念。”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那段时光的留恋。
彭普贵说:“郿县是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百姓生活历来就不富裕。可是官吏胡作非为,横征暴夺农民的土地,不少失地农民怨气冲天。这些集聚的怨气和愤怒,犹如干柴枯草,只要我们给点火星,他们就会燃起熊熊的反明复夏的烈火。”
飞天张总结说:“如此种种,都说明朱元璋的统治并没有得到所有民心的支持,那些对明朝不满的人,怀念我大夏的人,有红巾军经历的人,都是我们起事的基本力量。”
最后,这伙阴谋分子商定,要借白莲教来争取人心,四处联络,开展反明复夏活动,集聚力量,准备起义。《明实录》说:“嘉定忠州土民为妖人所惑,乘隙作乱”。徐寿辉部将领多依白莲教规定,以普字取名。被指为“妖人”的彭普贵,领导了嘉定忠州的反明复夏活动。
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决绝,他们知道,这条道路充满了艰难和危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