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都华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和平使者:韩娥的智慧与周达的决断(1),剑隐红装女侠韩娥,作者古都华桂,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渠州的悲剧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廖永忠在渠州的大肆杀戮,不仅夺走了无数无辜的生命,也激起了朝野内外的强烈反响。朝议哗然,民怨沸腾,朱元璋为了平息舆论的怒火,下令傅友德率军东进,对那些还未投降的故夏堡垒实行招安绥靖政策。
周达都统,这位坚守在故夏堡垒中的将领,据险固守,又有老百姓的拥护,因而显得有恃无恐。他的目光坚定,面容刚毅,仿佛已经做好了与明朝军队决一死战的准备。傅友德派人带着亲笔信去招安,希望能够避免无谓的流血冲突,但每次都被周达都统轰了出来。他的态度坚决,放出话来,说是除非韩娥出面担保,否则宁愿战死。
傅友德不愿再看到同袍相残,不愿再看到无辜的百姓遭受战火的蹂躏。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渴望。在得知周达都统的条件后,傅友德没有犹豫,立刻差特使带着他的亲笔信,到新都县恳请韩娥再次出山劝降。
韩娥如今已经卸下了战袍,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她与丈夫马复宗在赤岸山下,享受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虽然日子简朴,但比起战争时期的动荡不安,这份宁静显得尤为珍贵。她的双手,曾握过剑柄,如今却灵巧地穿梭在织布机上,编织着平和的日子。她的心中,始终牵挂着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百姓,始终无法忘记自己曾经肩负的责任。
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简陋的木桌上,韩娥正细心地整理着家中的事务。这时,她收到了颍川侯傅友德的亲笔信,信中恳请她到江津劝说周达归顺大明。韩娥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不愿看到渠州的惨案再次发生,欣然接受了傅友德之请。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了大明的统一,更是为了那些无辜百姓的生命安全。
她带着马复宗随特使来到江邑,韩娥的心中充满了决心。她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太多的家园破碎,她不想再有任何人遭受战火的摧残。她与傅友德相见,两人的目光中都透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商讨劝降方案时,韩娥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只要周达归顺大明,大明军队保证不杀一人,不掠一村;周达官职不变,随时听候朝廷征用;保证他的家人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江邑故夏军队接受大明朝廷改编。”她的条件既公正又仁慈,既考虑到了周达的立场,也顾及到了百姓的福祉。
傅友德听后,对韩娥的方案表示赞同,他的眼中充满了敬意。他知道,韩娥的这次劝降,不仅是对周达的一次救赎,更是对整个江邑地区的一次拯救。
韩娥带着傅友德的承诺,准备前往江津。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这场劝降之旅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她有信心,也有决心,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她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说服周达,让他看到和平的重要性,让他放下武器,接受招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