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数百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3章 无人机集群,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光芒数百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它们采用集群自组网通信技术,自行构建网络传递信息,无需外部基础设施,能够利用全球定位技术得到精确的位置信息,确保飞行轨迹和相对位置准确性。
在多机协同工作状态下,无人机个体会实时交互共享自身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最后汇总到被整个机群临时指定为“大脑”的某架飞机上,由这个“大脑”进行数据处理后再分发指令给集群里的个体。
整个集群的协调,基于共享信息协同决策。如果在执行任务时,临时“大脑”被摧毁或发生故障,集群将再指定新的“大脑”。
所有的无人机,将配备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雷达、通信模块等获取环境信息,并实时传递给其他集群成员。
当然,无人机集群要在现实中具备以上的这些功能,除了硬件以外,最关键的还是软件控制部份,而这,正是王铭洋的强项。
一个星期后,凭借自身强大的脑力和软件部门此前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王铭洋将新版的无人机智能操控系统给编写出来了。
经过几轮测试验证,新版的操控系统虽然没有智能化到能够接受模糊式指令的程度,但其智能化水平已经比升级前高出一大截。
在执行任务时,已经不用操控员一直盯着了。
只要输入目标位置,无人机群就会自行起飞前往,即使前往的路径上有障碍物,它们也能自行避开,重新构建新的飞行路径。
“飞机已经抵达目标位置,已确认目标,即将发动攻击。”
在王铭洋等人所在的“作战中心”里,众人盯着的大屏幕,正显示着无人机实时传输回来的画面,以及任务状态。
“轰,轰,轰”,随即,屏幕上画面显示,被放置在5公里外的废旧货轮甲板上的假想目标,被固定翼无人机群发射的火箭弹炸得粉碎。
就连钢板焊接成的甲板,都被炸出几个一米多宽的破洞。
“耶!”看见无人机群报告任务完成后发出返航报告,大家忍不住发出欢呼声。房间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一分多钟过后,五架无人机平安落地,在“作战中心”门前的水泥坪地停下,螺旋桨带起的大风也慢慢消散。
王铭洋等人马上走近它们,仔细检查飞机的情况。
虽然这些天,大家已经对这几架无人的结构和状况无比熟悉,但还是想要多看它们几眼。
“五架飞机,每架携带两枚火箭弹,一共发射了10枚,只有两枚命中目标区域,其他的,都落在目标范围外了。”
指着投影上的ppt,王铭洋给大家说道。
检查完返航的飞机,大家回到屋内对无人机刚才的表现进行复盘,顺便做总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