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未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第1章 逃婚一,恨春迟,迟未晚,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疆之地,自古多瘴。薄暮时分,山谷间白雾如絮,缓缓流淌,偶有磷火明灭其间,恍若鬼火。行旅至此,常闻山涧传来不明兽吼,声如婴儿啼哭,又似妇人哀泣,令人毛骨悚然。当地人谓之\"山魈夜啼\",劝旅人不可夜行。
深山老林中,常有古树盘根错节,枝干扭曲如鬼爪。树下蕨类丛生,荧光点点,踏足其中,似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猎户传言,曾见通体雪白的巨蟒盘踞树梢,鳞片泛着幽蓝微光,所过之处,鸟兽皆避。
马车碾过路上碎石,赶车郎君挥鞭而过,惊起一群飞鸟。女子倚门而望,银饰叮咚;苗家汉子蹲在墙角,默默擦拭弯刀。几只黑猫从竹篓后窜出,消失在斑驳的土墙间。车轮卷起尘土,裹着香茅草的气息,渐渐消散在暮色里。
“别跟这里的女子搭话!”马车内响起一个懒洋洋的声音。
马车继续前行,终于在天刚刚黑的时候抵达了澜沧,这是距离滇州府最近的城镇。夕阳西沉,南疆的市集却愈发喧嚣。各族商贩支起遮阳布,铜铃、银饰、兽皮、药草……琳琅满目,香气与腥气交织,人声与兽吼混杂。
小卜哨穿着绯红筒裙,银腰带叮咚作响,正用竹篾托着新摘的野果叫卖。她耳垂上的银坠随笑声轻晃,眸子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觉——传说傣家女子能通灵蛇,而她摊下的竹篓里,确有黑影蠕动。
皮肤黝黑、纹面如兽的汉子赤膊蹲在角落,腰间别着彩线绣的烟袋,面前摆着牛角酒壶。正用低沉的嗓音与客人交谈。旁人只道他在兜售草药,却不知他袖中藏着一枚刻满符咒的骨片——那是苗疆\"蛊师\"才有的信物。
还有挑夫成群结队,扁担咯吱作响,竹筐里堆满靛蓝染布。他们脖颈挂着铜铃,走路时叮当作响,据说这铃声能驱散山中邪祟。可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聚在火堆旁,用古怪的音调哼唱,歌词无人能解……
两名戴鬼面的男子缓步穿行南疆市集。黑衣男子空袖随风轻晃,汗湿衣衫紧贴背脊,身姿却如青松般挺拔;蓝衣男子虽着南疆布衣,举手投足却自带贵气,轻步缓行,节奏与市集喧嚣形成微妙呼应。四周摊贩行人纷纷侧目,连卜哨也停下了手中活计暗自揣测。
黑衣男子凑近一些,低声说道:“你都穿成这样,还有姑娘看你!”
蓝衣男子声音嘶哑低沉:“你怎知不是看你?”
“我有什么好看的!”黑衣男子扁嘴:“哎,前面怎么围了那么多人。”
“你这么个破木头,凭什么要我这么多银子!”一个清脆的声音猛的响起,竟是久违的熟悉京音。
那少女应当正值妙龄,声音清脆又猛然拔高了音调,在夜市上传的极远,引来周遭人的围观。“本姑娘就看了一下,你就非让我买下,看你可怜买就买吧,但你却故意的讹我银子。”
那摊主是个老妪佝偻着背蹲在摊前,满脸沟壑里嵌着油亮的污垢,枯枝般的手指抓着那头戴笠帽的妙龄女子,她嘴里\"叽里咕噜\"念着古怪的南疆土语,突然蹦出两个生硬的汉字:\"蛊...灵...\",沙哑的嗓音像枯叶擦过石板。
一个中年汉子用生硬的官话说道:“姑娘,你若不想买,就不要碰,阿婆的这个东西是用来练蛊的,要你二十两银子也不多!”
那年轻女子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就这么一截破木头,要我二十两银子?我要报官!你们欺负人!”说完捡起那根小臂长的木头,那木头却在手上仿佛动了下。
她来南疆之前,早就听说南疆遍地是毒,人人都会用蛊,这木头难不成也是毒物不成,她不假思索的倒退两步,将手上的那截枯木扔了出去。
这下不仅那老婆婆,就连周围围观的人都生气了,纷纷朝着她怒目而视,还有几个少年伸手来抓她。
南疆民风奔放,男女大防远不如中原严苛。那少女见手臂被少年抓住,一惊之下,屈膝一脚踢出,那少年正要还瘦,忽然窜出一条雪獒,通体雪白,咬住了少年的小腿。少女趁机拧身钻入人群,惊得竹楼檐下的孔雀扑棱棱振翅,抖落一地青翠羽翎。一人一狗在夜市上狂奔,身后追着几个看热闹的南疆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